12/24/2013

神經膠質瘤





愛德華甘乃迪所患的神經膠質瘤(Glioma),源自膠細胞,膠細胞是腦組織中的支持性組織。較常見的嚴重神經膠質瘤,包括星狀細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及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美國   神經科醫生泰勒(Lynne Taylor)稱,前者生長速度較慢,病人有機會存活約3年,但後者的病人通常只剩9至12個月命。



左頂葉生瘤 恐影響說話記憶

 香港仁安醫院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向本報表示,本港每年約有70人被診斷出患有神經膠質瘤,它在腦癌中算是常見。藍醫生稱,這種腫瘤並沒有 預防方法,因一般身體檢查都不會進行腦掃描,故腦腫瘤通常都難以察覺。若能在早期發現,醫生可根據腫瘤於病人腦內生長的位置進行切除,並以電療及化療醫 治;但若腫瘤末期始發現(四期),癌細胞通常都已擴散到腦內其他部分,病人一般都只會剩半年命,每100病人中,只有5個四期腦癌的病人可醫得好。藍醫生 指,愛德華甘乃迪的腦腫瘤生於左頂葉,那是大腦的語言區,恐會影響患者的判斷力、記憶力及說話能力。

 藍明權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23/2013

趕走失眠-失眠治療





1.到醫院掛精神科或神經內科了解病因。
2.補充維生素B、Niacin 、鈣、鎂等。
3.解除壓力,運動、打坐、深呼吸是很好的舒壓方法。
4.避免服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5.避免晚間運動。
6.改變環境,如臥室、床鋪、光線、聲音、環境氣氛等。
7.排除身體疾病,如發燒、疼痛、搔癢、焦慮、憂郁等。
8.控制精神疾病,80%的失眠和精神疾病有關。
9.避免可能造成失眠的藥物或飲料,如提神藥物或咖啡、茶等飲料。
10.控制酒精的使用量,少量酒精可能幫助睡眠,經常喝則容易導致睡眠周期不規律,停喝後反而睡不著。



使用安眠與鎮靜劑的副作用
∎精神及生理依賴性及藥物成癮性。
∎白天精神萎糜、隔天藥效殘留作用相關後遺症。
∎經常服用容易引起抗藥性或劑量必須不斷加重。
∎長期使用會造成腦神經傷害或神經衰弱。
∎行為異常。
∎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視力模糊、低血壓、精神紊亂、記憶力衰退、語言不清、震顫、倦怠、尿失禁、便秘、健忘等。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8/2013

先天疾病 死亡率高 - 腦血管瘤爆裂








遺愛人間的白衣天使上周六突然腦血管瘤爆裂,已彌留一段時間,昨經兩名醫生診斷後,家屬最終接受病人死亡的事實,並捐出她的器官延續別人生命。腦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各種腦血管瘤之中,因動靜脈畸形而形成的血管瘤最危險,一旦爆裂便會腦出血,三分之一病人會死亡或引致殘障等後遺症,約一成患者在送院前已死亡。

 

藍明權指出,腦血管瘤屬先天性疾病,少數有家族遺傳,但大部分患者沒有家族史,一般人僅百分之一至二患有該病。腦血管瘤主要分為動脈畸形、微絲血管畸形和動靜脈畸形。動脈畸形和微絲血管畸形較常見,前者較安全,需要照電腦掃描才發現;後者爆裂機會少於百分之一,即使爆裂,滲血量很少。動靜脈畸形的血管瘤若爆裂,等同大型中風,死亡率高。

 

證腦死亡需兩醫生多種檢驗 
遺體器官捐贈者必須確定為腦死亡,即包括腦幹在內的整個腦部喪失功能,而且無法恢復。要確定病人腦死亡,需要由兩名與器官移植無關的資深醫生分別進行兩次測試,證實病人腦幹反應完全消失及喪失自主呼吸能力後,醫生才能正式宣布該名病人死亡。




參考資料: www.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7/2013

人工頸椎間盤植入手術傷口只有3-5厘米

 





中大腦外科專家指出,嚴重至需要做手術的頸椎間盤病變患者多為50歲以上;然而37歲的陳小姐早在 2年前已開始出現症狀,頭痛嚴重得無法入睡,後獲轉介到醫院接受X光檢查,才知其6個頸椎關節其中2個先天已連合,導致椎間盤提早退化。

中大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說,傳統的頸椎融合手術會令陳小姐餘下健康的椎間盤加速勞損,故需要植入人工椎間盤來治療;新方法與傳統手術的短期成效無異,但長遠可減低鄰近頸椎間盤的退化程度。

陳小姐病發前當侍應,後來手臂嚴重麻痺和疼痛,無法拿重物走路、上落樓梯都有困難,故在2年前便停止工作。她指初時求診,醫生認為只是普通肌肉痛楚,後來頭痛十分厲害,醫生才轉介她到醫院檢查,腦掃描顯示腦部沒問題,最後便診斷出是頸椎間盤突出壓住中樞神經。於是在1星期前植入人工頸椎間盤。

 

持續痛楚需要檢查

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藍明權指不少患者以為頭痛、頸痛是自然退化問題,只到中醫敷藥,卻不知道可根治,故呼籲有持續痛楚的市民接受檢查;至於防止頸椎間盤提早退化的方法則有多做運動和預防骨質疏鬆。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1/2013

低腰背痛 - 坐骨神經痛

腰部脊椎支撐著上半身,並因應個人的活動量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年齡增長,骨質老化或是長期磨損等因素,也會造成椎間盤破裂。腰椎間盤破裂便會對一條或多條神經以至脊髓產生壓力,繼而引起下背部疼痛、()/腳痛、無力或失去知覺。如不及早治療,腰椎神經便會因長時間受壓而大大減低康復機會。

低腰背痛是一種復雜的疼痛,可以延伸到整個身體的下半部份,低腰背痛的影響範圍包括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部。
 
低腰背痛是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稱之為椎間盤髓核的液中心,由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包圍起來。當椎間盤突出時,纖維組織就會脹起來,就好比輪胎鼓出來。椎間盤脫出的位置,可能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劇痛。

根據程度的不同,醫學上分為椎間盤突出,脫出或滑脫。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將椎間盤突出的部份切除,減緩對神經線的壓迫,從而祛除患者的坐骨神經痛,傳統上這類手術通稱為椎間盤切除術。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0/2013

抗憂鬱症藥物 - 憂鬱症治療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然而,多數憂鬱症患者對於漫長的療程太早喪失信心,以致於藥物治療時間不足,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一般而言,要經過約四個星期的時間,患者才會發現負面情緒明顯好轉;要讓藥物治療完全解除憂鬱症則需要更久的時間。 



藥物的使用原則


1.      選擇副作用較少,病人可以忍受的藥物;無法哪一種藥物,,療效差異不大。
2.      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應儘量使用單一種的抗憂鬱劑。
3.      盡量使用每日服用一次的藥物,增加病人服藥遵從性與慣性。
4.      可優先使用病人或家屬服用過且有效的抗憂鬱劑。
5.      對於激躁不安的憂鬱症患者,TCAtrazodone有鎮靜作用;反應遲滯的憂鬱症患者,可以使用較具活力的藥物,如fluoxetineMAOI
6.      憂鬱症患者若有精神病症狀,可以合併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06/2013

天氣急凍血壓急升特別多中風 - 寒冷天多中風, 中風先兆

 





天氣忽冷忽熱,有腦科專家警告,氣溫由暖急劇轉冷,慢性病患者難以適應,血壓容易飆高,每年十一月及一至二月,均是中風高峰期。中風除了半身乏力及口齒不 清等典型徵狀外,頸痛及視力短暫模糊亦是危險徵兆。曾有四十歲男教師突然頸痛及半身麻痹,入院檢驗方知頸動脈及腦血管栓塞,至今中風一個多月,仍未回復左 手功能,需緊密康復治療才有望重拾教鞭。

仁安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全港每年有二萬六千多人中風,每年十一月天氣轉冷及一至二月氣溫驟降,是中風高危期,「天氣由暖變凍,血壓會突飆高,特別多中風爆血管個案。」



頸痛危險徵兆
頸痛也是中風徵狀,該院腦神經內科專科醫生梁浩雲指一名四十歲男教師月前突頸痛,及後左邊身麻痹及口齒不清,入院檢查揭右腦缺血性中風,右側頸動脈血塊阻 塞,持續半年服抗凝血藥及做物理治療。左腳雖已活動正常可走路,左手活動能力較差,無力拿水杯,也暫不能打字,預料有一半機會完全康復。患者沒有定期身體 檢查,中風後才發現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這均是中風高危因素,梁建議中年人士應定期做心腦血管及頸動脈檢查。此外,該院心髒中心總監李少隆指,心 房顫動病人有百分之七至一成機會並發中風。

五十歲陳先生健康一直良好,但近半年持續心跳不規則,至出現右邊身乏力才求診,入院後檢驗方發現左腦輕微血管栓塞。原來他病發前三個月其視力已短暫模糊,突然眼前一黑,一分鐘才回復正常。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05/2013

電磁波襲兒童大腦神經- 電磁波的影響,電磁波輻射









在 香港,不少小孩子亦「一機在手」,除了用作通話外,還經常打遊戲。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出,對於正在發育的兒童來說,手機產生的電磁波,致癌的危險性遠較成年 人為高,因此還是少用為妙。外國一些地方早已禁絕兒童使用手機,其中英國就禁止小學生用手機,避免電磁波荼毒尚未發育好的大腦神經。

 
兒 科專科醫生楊超發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小孩子身體各部分器官仍未成熟,面對相同的外來刺激,小孩所受的損害比成人更大。他以電療作比喻,強力的輻射足以殺 死癌細胞以致正常細胞,即使較弱的輻射都有可能令細胞的基因轉變,令血管或細胞產生病變,加上小孩的頭骨比成人的薄,對於手機的電磁波或輻射的抵抗力就較 低,長遠影響小孩子成長。另外,由於正處於發育時期,細胞等組織即使出現少許病變,對身體的影響亦將會隨着成長而放大。他呼籲家長限制子女使用手提電話的 時間,廠商也應該以免提裝置取代擴音器。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回應查詢時認為,世衞將手機定為2B類,屬「觀察名單」之列,即是不能確定這種物質的危險性,只有04年的報告是唯一支持其致癌性的證據,但當時的手提電話與今日的款式和技術已經不同,難以作比較。

 

市民毋須過分恐慌
他指出,可以肯定的是吸煙的致癌機會比使用手機更高,加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都沒有禁止使用手機,所以市民沒有必要因此棄用手機。不過,他補充謂,對於那些遺傳因子不穩定的人士來說,經常接觸到外來電波刺激,就會有較大機會引起病發。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27/2013

如何治療腦出血? - 腦出血開刀



就一般情況而言,若瘀血不多,未必一定要即時施手術清除。由於手術有一定的風險,相反瘀血有機會會自動減退,就算惡化,過程亦較緩慢。

治療方式需按患者的個別情況而定。腦出血不會直接導致中風及肺炎,但病人身體轉弱,有可能容易受病菌感染。腦部受創積聚瘀血是否需要手術引流,要視乎瘀血面積、積聚的位置及瘀血積聚時間等多種因素考慮,若瘀血影響腦部神經運作,則多數會進行鑽孔引流瘀血,若瘀血沒有壓著神經系統,則不會進行手術,讓瘀血慢慢地吸收,一般需要兩、三周以上時間吸收瘀血,但若發現血塊有增大的情況,則有需要及早進行手術。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26/2013

腦膜炎 - 腦膜炎治療

成因
腦膜受到感染而發炎

發病年齡
主要是幼兒或小童,或其他易受感染之成年人,如有免疫系統疾病等


病徵

  • 頭痛
  • 頸痛或頸僵硬
  • 發燒
  • 眼睛對光線敏感
  • 皮膚出紅疹、斑點
  • 神智不清


治療
1.需立刻入院治理
2.診斷
  a)病狀如頸僵硬等
  b)抽脊液檢查
  c)電腦素描
3.藥物
  a)需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抗生素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19/2013

腦瘤症狀,腦瘤病徵

腦瘤 Brain Tumour
分原發性及繼發性 (即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擴散至腦部)兩大類

發病年齡
任何年齡,但以20-50歲為多。原發性腦瘤病發率在性別上的差別並不明顯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病徵
1.      頭痛:情況會因病者搖頭、咳嗽、低頭及躺下時加劇
2.      嘔吐及噁心
3.      身體局部無力,麻痺,視力/聽覺失常,言語障礙,記憶力衰退。

治療方法
1.      入院處理
2.      診斷
a)      臨床檢查
b)      影像診斷例如電腦素描(CT),磁力共振(MRI)
3.      療治方法
a)      藥物:含激素的藥物可短暫性使用,有預防腦水腫的作用
b)      手術治療: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
c)      放射治療(放射外科)
      d)化學治療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偏頭痛 Migraine - 偏頭痛病徵, 偏頭痛原因


主要是因腦血管擴張而刺激到神經所引發的頭痛,大部份病患者也有同類的家族病史

病徵
1.偏左或偏右
2. 痛楚的感覺有如脈搏跳動
3.有部份病者在頭痛前可出現先兆如看見閃光、視野中有黑點、口唇、手部麻痹等
4.感到惡心、出汗及面色蒼白
5.畏光


引發偏頭痛的原因 
1.壓力、過激烈情緒
2.過多或缺少睡眠
3.天氣變化
4.濃烈氣味(例如:吸煙)
5.內分泌變化(例如:懷孕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物,月經周期變化等)
6.食物(例如:濃味芝士,酒精,巧克力,味精,代糖,經發酵制食品等)
7.強光,閃光


治療方法 
1. 避免可誘發偏頭痛的原因
2. 兩種藥物
    a. 發作時服用特效止偏頭痛藥
    b. 定時服用預防偏頭痛藥,例如特效消炎止痛藥,松弛血管藥或抗癲癇藥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14/2013

如何診斷三叉神經痛?



雖然說三叉神經痛不算是個難於確診的疾病,但是不少患者到最後見神經外科醫生時,往往已在不同診所兜兜轉轉多時,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已經被脫掉見顆牙齒。究其原因,是三叉神經線在面頰兩旁,故出現痛症時,患者常會誤以為頭痛或是牙痛,尤其誤以為牙痛往見牙科醫生時,若碰巧真有蛀牙的話,牙醫或會為患者脫牙,很多患者在脫了多隻牙齒仍然不能解除痛楚時,才會想到可能與牙齒無關而尋求其他治療。


神經痛症現時尚未有特定的檢查方法,理學檢查只能幫助找出構造上的異常,例如是否有神經炎症﹑神經線是否被壓迫﹑有沒有中風﹑是否有血管破裂又或是腫瘤。神經痛症的「痛」是不能在理學檢查中找到,因此之故,純粹依靠理學檢查不容易了解患者的痛症。雖然如此,客觀檢查還是需要的。主要是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痛症」不能觸摸,是患者的感覺,診斷神經痛,臨床比檢查更重要,診斷三叉神經痛可看痛感是否在三條神經線之上。因為三條神經分別在眼額﹑面頰和下顎,所以痛症發生時很有可能被誤會為頭痛及牙痛。痛症最常發生在下顎神經,以兩條神經出現痛症。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12/2013

面神經炎- 面神經麻痹, 面部肌肉癱瘓

面神經炎,又稱面神經麻痹或面部肌肉癱瘓。面神經炎病發突然,主要因為面神經非化膿性炎症而引起,是腦神經病最常見的疾病。



病徵

患者在發病前幾天可能會感到耳痛。發病時,早上起來發覺嘴角歪斜,流口水。耳後及面部疼痛,面部肌肉癱瘓,進食、說話、漱口等有困難。同時患者的額紋會消失,不能閉目流淚。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04/2013

骨質疏鬆骨折的影響



骨質疏鬆容易引致骨折,約兩成股骨骨折個案會在一年內去世、三至五成患者會喪失自我照顧能力。其次是脊椎骨骨折,會引發持續背痛,或坐或站都有困難,更可能出現駝背,胸口痛和雙腳麻痹等情況。

確診骨質疏鬆症病人,一線治療是透過藥物及補充鈣質,但單靠用藥對骨折癒合幫助有限,以脊椎骨折為例,近半數患者痛楚會持續一年,甚至出現新的脊椎骨折!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教育短片: 水球脊椎骨折復位手術- 骨質疏鬆治療

手術的作用是治標,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引致的骨折,必須透過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加強運動、戒煙和避免酗酒,再配合藥物治療,從而強化骨質,減低骨折風險。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31/2013

What is Stroke?

Stroke is sudden onset of neurological disability. It happens because of sudden blockage of blood vessel in the brain or sudden bleeding in the brain. Within minutes, the affect part of the brain dies. On average, every year, 26,000 new patients suffer from stroke in Hong Kong. The peak time for onset of stroke is when temperature suddenly drops, e.g. around November to December.




Symptoms of stroke

The symptoms of stroke include
(1) weakness or numbness of the face, arm or leg,
(2) confusion and drowsiness,
(3) difficult to speak,
(4) dizziness,
(5) blurring of vision,
(6) severe headache,
(7) incontinenece,
(8) vomiting,
(9) coma.

Mini-stroke means patients suffered for one or more of the above named symptoms, but only temporarily.




Reference: http://www.brain-spine.com.hk/index-english.html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aims to provide educational purpose, if you have the described conditions as above, please consult your neurosurgeon.

   

10/29/2013

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

The structure of vertebral column

Vertebral column composes of 33 vertebra (spinal column bones) including 7 cervical, 12 thoracic, 5 lumbar and 5 fused sacrum and 4 fused coccyx. Its major function is to support the body and protect the spinal cord.

The 7 cervical vertebra are separated by fibrous tissue, i.e. intervertebral disc. This disc gives spine the flexibility to move and absorb shock during body movement.

The vertebrae encircles and protects your spinal cord. Nerves branching from the spinal cord pass through openings in the vertebrae to other parts of your body. This gives your body sensation and enables your body to perform different activity and mo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s intervertebral disc loses their water content because of disease or age, they lose their height and bring vertebrae closer together. The consequence is weakening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disc and a narrowing of the openings for the nerves in the sides of the spine. Additionally, a los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may cause the formation of bone spurs, which can push against your spinal cord and/or nerves.

When a intervertebral disc ruptures in the cervical spine, it puts pressure on one or more nerve roots or on the spinal cord, causing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in the neck and arms.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surgery

To manage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in cervical region, one of treatment method is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implantation.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is an artificial implantable device. In use, this device can replace the pathological cervical disc and helps the spinal nerve alleviating from pressure after the pathological disc is removed.

Intervertebral disc replacement procedure


  1. The patient takes a supine position and i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 small incision is made at the anterior of the neck.
  2.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icroscope and various surgical instruments, neurosurgeon removes the degenerative cervical disc from the patient.
  3. Then, surgeon uses special surgical instruments to prepare a site on the bone of cervical vertebrae for implantation of the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4. Finally, the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is implanted; replacing the degenerative disc and thus the motion of the neck is maintained.
  5. The incision is finally closed with suture and the surgery is completed.


Patient should always consult their doctors’ opinions when choosing suitable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vs fusion

A fusion procedure may treat your short-term symptoms, alleviating neck and arm pain. However, clin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hysical stress to vertebrae involved in a fusion may accelerate disc degeneration elsewhere in your neck.

In contrast, the 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prosthesis replaces the disc removed by the neurosurgeons. As the artificial disc is designed to allow motion at the treated level, the issue of physical stress mentioned above is alleviated.



Reference: http://www.brain-spine.com.hk/index-english.html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aims to provide educational purpose, if you have the described conditions as above, please consult your neurosurgeon.


10/24/2013

預防及治療腦積水



預防腦積水

為了預防腦積水,必須及早診斷及治療腦腫瘤、腦膜炎、腦出血及腦創傷等腦部疾病。孩童應小心腦部,以免受到傷害,同時應定期量度頭顱大小,以便紀錄。

腦積水治療

腦積水的處理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採用手術分流腦積水,插入導管,並將脊髓液引入身體其他部位。第二個方法是用內視鏡把阻塞腦水循環的膜打開。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22/2013

什麼是腦積水?




腦積水指腦部積聚過量的腦脊髓液,擴大了腦脊髓液所佔的空間。嬰兒腦積水會令頭部增大, 小童及成人腦積水, 頭部不會增大,但會導致頭顱內的壓力增加。


腦積水病徵

嬰兒患有腦積水,頭顱會因積存過量腦脊髓液而擴大。亦會出現嘔吐、渴睡、煩躁和具佔有慾等徵狀。成年人及孩童會出現頭痛、嘔吐、嘔心、視力模糊、失衡和喪失記憶等徵狀。

腦積水成因

嬰兒腦積水多為先天性,而成人的腦積水多為後天引致如顱內出血、生有腦腫瘤或顱內感染等。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5/2013

手術治療腦硬膜瘤好處及風險

CT MRI

好處


  • 百份之九十三的良性腫瘤可以控制不再生長
  • 風險性較低



風險


  • 百份之三的患者的局部腦部組織會被電壞
  • 百份之三的患者有癲癇的後遺症
  • 腦部水腫
  • 腫瘤附近產生水囊
  • 風險跟腫瘤大小有關
  • 風險和幅射量有關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治療腦硬膜瘤




  • 手術較為有效及直接移除腫瘤的方法
  • 可以根治腫瘤
  • 可以為腦及神經線減壓
  • 減少癲癇和頭痛的機會
  • 手術可以治療不同大小的腫瘤,如果大於3公分的腫瘤便一建議定要造手術



微創手術治療

現今腦腫瘤的手術已趨成熟。用顯微鏡及顯微技術切除腦腫瘤已是現今的標準還有以下微創方法可選擇用來減少併發症的技術包括:


  • 手術中的電腦導航技術
  • 手術中的神經線監察技術
  • 利用超聲波吸引儀器吸走腫瘤,減少對正常腦部組織的影響


微創手術治療

成效視乎腫瘤位置和病人身體狀況。一般情況如下:

  • 成功清除全部或較接近全部腫瘤的機會超過九成。病人將會回復正常生活。
  • 如果因腫瘤黏及重要血管和神經線,可能需要留下小量腫瘤。小量殘餘腫瘤只需觀察。較多的殘餘腫瘤會用放射治療或放射外科治療。
  • 極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機會約百份之二。包括生命危險,腦部出血、水腫或活動能力受影響。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0/2013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下)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後護理


  • 手術後坐骨神經痛應有迅速和明顯的改善。做完微創手術通常休息一個晚上就可以開始下床活動。
  • 平均住院約兩天。
  • 椎間盤的裂縫需要六個月時間才會康復,期間病人的劇烈活動、大幅度彎腰和負重要有一些限制。
  • 輕微症狀可能持續兩個月,期間可能要服藥治療。
  • 最初一星期,建議別太操勞,讓傷口愈合。
  • 建議首兩星期走路時用彈性腰封減少傷口痛。
  • 一個月開始較靜態、不用負重的運動,如游泳,急步行,太極等運動
  • 視乎原有神經線受壓情度,手術後輕微症狀可能持續1至3。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


  1. 不做手術可會有長期痛楚、麻痹、乏力、肌肉委縮的後遺症。
  2. 手術風險視乎個別病人病情和體質作最後決定。
  3. 經評估手術的風險機會較不做手術的後遺症低,才會進行手術。
  4. 常見短期的不適: 傷口痛,傷口腫脹,腳部輕微的麻痹或刺痛。
  5. 很少出現的併發症: 
  6. 傷口流血、細菌感染、神經線持續發炎、腦脊液滲漏。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一般只需要藥物及休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
  7. 罕有潛在嚴重併發症: 腳步無力,大小便失控
  8. 手術後有很少的機會,椎間盤脫位復發。復發機會視乎原有椎間盤脫位的嚴重程度。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07/2013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上)



手術適用病徵: 


  • 單側或雙側坐骨神經痛,痛楚於走路時或坐久時增加。
  • 經藥物和物理治療後不能夠消除症狀



磁力共振素描顯示


  • 腰椎椎間盤脫位壓迫腰椎神經線。
  • 椎間盤核心穿過纖維環完全突出。
  • 突位椎間盤位於椎管內
  • 沒有脊椎骨移位和骨刺壓迫神經線
  • 突出椎間盤沒有鈣化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的一般步驟


  • 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 用約8mm直徑管道經皮膚到腰椎骨後方。
  • 視乎情況可能用微形鑽清除小部份椎板和小面關節。
  • 通過黃韌帶筋膜,避開神經線,清除椎間盤脫位部份,直至神經線不再受壓。
  • 手術中會使用神經線監察儀器及經內視鏡微創儀器增加手術安全。



(續...)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05/2013

數碼導航刀及X光刀手術 (下)

無傷口腦部手術 — 放射外科技術的好處及風險



好處


  • 百份之九十三的良性腫瘤可以控制不再生長
  • 風險性較低 (總併發症為百份之十四)


風險


  • 百份之三的患者的局部腦部組織會被電壞
  • 百份之三的患者有癲癇的後遺症
  • 腦部水腫
  • 腫瘤附近產生水囊
  • 風險跟腫瘤大小有關(3厘米為分界)
  • 風險和幅射量有關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02/2013

數碼導航刀及X光刀手術 (上)

無傷口腦部手術 — 放射外科技術


放射外科技術是其中一種「微創腦部手術」,其他「微創腦部手術」包括:


  • 針孔腦部手術—血管內手術治療中風
  • 筆芯腦部手術-腦部內視鏡手術
  • 匙孔腦部手術—電腦導航技術
  • 清醒下進行的腦部手術


radiosurgery

放射外科


  • 放射外科:X光刀、伽瑪刀或數碼導航刀
  • 沒有外在手術傷口,無需麻醉,但不是完全沒有創傷。
  • 無可避免地,幅射線會穿過正常組織才能到達病變的位置。正常組織有一定的抵抗幅射能力,但還是會有併發症的機會。因為幅射的副作用跟該部份組織接受的幅射量有關,所以醫生會在計劃時將正常腦部受到的幅射減至小。
  • 這些功具像手術刀。操刀的醫生只要小心運用,便能醫好病人。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24/2013

Sciatica Symptoms

Sciatica is characterized by pain radiating from the back into the buttock and into the leg. The pain may travel below the knee and may also involve the foot.



Sciatica Symptoms


  • Pain radiate from the buttock to the leg and foot. There may also be needling or numbness in the region.
  • In the more severe case, the leg may become weak.
  • The pain feels like an electric shock suddenly or persistently.
  • The whole buttock, thigh and leg become tender on touching.
  • The leg muscles become very tense and spastic.
  • Pain can affect sleep and causes insomnia.
  • Cough, sneezing, laughing and sitting may aggravate the pai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aims to provide educational purpose, if you have the described conditions as above, please consult your neurosurgeon immediately.

水冷式射頻的原理

水冷式射頻治療椎間盤源性疼痛的原理

椎間盤源性痛症是由於一個或多個椎間盤的退化性病變(如髓核紊亂,纖維環撕裂或終板病變)。正常纖維環內沒有痛楚神經,但椎間盤纖維環撕裂後,痛楚神經末稍會伸延至纖維環內。當椎間盤受壓及退化,便會刺激纖維環後緣內的神經末梢,導致難以忍受的低腰背痛。水冷射頻能幅蓋纖維環後緣內的多餘的神經末梢,而溫度可精確可控,因此能安全地封閉新生的痛楚神經末稍。同時大面積的射頻能量作用於椎間盤內可引起椎間盤的皺縮,達到椎間盤減壓的效果。兩者的協同作用即可緩解患者的疼痛。




整個手術毋需全身麻醉。醫生在影像學的説明下將兩支幼如筆芯的水冷電極針送入椎間盤後緣,啟動能量輸送後保持20分鐘即可。手術全程醫生會同患者溝通,確保手術的效果。 


手術完成後,患者休息後當天即可出院。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19/2013

個案分享- 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

穿針引線 - 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

30多歲的Kenny,早前趁假期與好友到球場踢「衛生波」時,不慎扭傷足踝,求醫後已無大礙,但即使患處經休息後已逐漸痊癒,Kenny還是感到有點不太對勁︰自扭傷後已4個多月,他的腰椎位置仍然疼痛不已,每次彎腰更會痛得冷汗直冒;最終,他還是決定找神經外科醫生再作檢查。



經磁力共振檢查後,外科醫生證實他的疼痛根源,是因椎間盤突出壓住周邊神經線。醫生向Kenny表示,現時這類病例,可透過微創手術作治療。

「慢著,腰椎位置佈滿神經線,做微創手術不怕影響到它們嗎?」不少病人都有類似的疑問。原來,用以進行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的內視鏡及相關儀器,直徑只有約8毫米,適用於椎間盤完全脫離之患者。

手術時,神經外科醫生在內視鏡影像輔助下,像穿針引線般,將儀器繞過神經線,再將病人體內突出的椎間盤清除。

當然,若患者年紀較大,或患處已有骨刺,則可能需要以較大的手術儀器,但手術原理不變。Kenny接受內視鏡手術後,患處疼痛已告消失,小休過後,再次繼續他的「衛生波」嗜好。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腦震盪是什麼?

腦震盪指頭部外傷,使腦部受到撞擊,並暫時失去功能。


腦震盪病徵


輕微的腦震盪雖沒有外傷,但腦部會短暫失去功能,如失去知覺、聽覺、嗅覺等。腦震盪的人會有短暫失憶、頭痛、意識不清、視力模糊、耳鳴、噁心、無法集中精神等問題。這些問題會於一段時間後自行痊癒。

治療腦震盪


腦震盪的徵狀通常都會自行痊癒,只要多休息,並不應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再次受傷。嚴重的腦震盪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12/2013

個案分享: 骨質疏鬆 -病人感到背痛

今年90多歲的李婆婆(假名),大半年前開始出現背痛問題,她曾向其家庭醫生求診,接受X光檢查後,醫生指其痛症問題是由於腰椎骨退化所致,處方止痛藥讓她使用。可是,婆婆在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仍無任何改善,疼痛情況持續,更令她每天24小時,都痛得無法下床,只能躺在床上吃喝,生活質素明顯大受影響。幸好,在李婆婆的背後,有一班親切的家人「撐住」︰為了找出婆婆背痛不癒的確切原因,他們10多人四出查探,訪尋適合的專科醫生為李婆婆作診斷。幾經努力,終於在醫生以磁力共振(MRI)方式檢查下,發現導致婆婆受背痛煎熬的原因︰原來她是因骨質疏鬆,導致腰椎第1節骨出現急性骨折,脊骨被自已的體重壓扁。每次坐或站立都引發骨折處疼痛。

骨質疏鬆微創手術 


神經外科醫生為李婆婆安排接受微創手術,以局部麻醉方式,先將脊骨復位,再經兩支針管注入「骨水泥」修補塌陷的椎體。骨水泥注入後10分鐘便硬化。手術後,她的背痛即時消除,並可如常行走,家人也鬆一口氣。神經外科醫生解釋,現時不少長者骨質疏鬆個案,都可透過磁力共振(MRI)驗查是新近骨折還是舊患。新近骨折需然會引至嚴重痛楚,但經灌注骨水泥便能即時止痛。

bone-cement-looking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脊椎常見問題



鈦金屬人工頸椎間盤,上下相連的構造如何,可承受多大拉力? 

裝置後,

(1) 如日後做物理治療時,有拉頸動作,會否拉斷.
(2) 椎間盤上下部分在什麼情況下會脫鈎. 
(3) 安裝椎間盤時,如發現兩頸椎間不夠位置安裝,會否磨去部份骨骼以便安裝?機會率多少? 
(4) 如果不會,而臨時改為安裝融合性椎間盤,一般手術費會否減收至安裝融合性椎間盤相若的手術費?



工頸椎間盤已經有多年的歷史,有一片式設計如Bryan Disc,可是常用和效果較好的都是兩片式的設計,一般都是上下兩片完全可分開的組合,一面是半球面,一面是窩型,中間並無相連。防止拉開兩節脊椎骨的主要構造是患者自身的韌帶,筋膜,小面關節,肌肉。鈦金屬片和自身脊骨有像木工一樣的入"橁"設計,和金屬間細孔腰使脊椎骨和鈦金屬片融合成一體,融合後不會有移動或脫位問題。

這些構造經長期研究和實症確定足夠穩定頸椎,患者康服後6個月至一年可重新投入正常活動。

(1) 拉頸動作,會否拉斷?

手術後神經線已經減壓,再無需要拉頸。如果人工椎間盤植入的關節完全康服後,理論上拉頸是可以的。

(2) 脫鈎?

如果由有經驗的醫生處理,正確選擇合適的患者,人工椎間盤脫位機會非常小。脫位原因有可能是患者不適合這手術,例如有骨質疏鬆,持續吸煙,脊骨已經嚴重變形,脊椎終板有缺陷。醫生應該能夠避免這些患者。手術時要保護脊椎終板(end plates)、終板和鈦金屬片之間不應有空隙,入"橁"要準確,植入人工椎間盤要和病人的椎間盤空間配合,不可太細和太高,所以手術經驗是重要。

(3) 會否磨去部份骨骼?

安裝椎間盤時,才發現兩頸椎間不夠位置安裝的機會極微。

(4) 手術費?

醫生需要了解你是否合適做手術,如有需要可致電詢問詳情。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04/2013

腰椎椎板間彈簧植入手術 (下)

適合此手術的病症


  1. 椎管狹窄
  2. 脊椎骨脫位小於百份之二十五
  3. 大型中央椎間盤脫位
  4. 其他椎間盤手術後復發的病症; 椎板切除手術除外
  5. 脊椎融合手術後相連椎間盤的支撐



不適用的病人


  1. 嚴重骨質梳鬆的病人
  2. 脊椎骨脫位大於百份之二十五
  3. 脊柱側彎超過25度
  4. 工作上需要很大的負重
  5. 曾經接受過椎板切除手術
  6. 脊椎關節已經固定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腰椎椎板間彈簧植入手術 (上)

腰椎椎管/神經孔狹窄的症狀

腰椎椎管狹窄:


  • 休息和靜止時症狀輕微或全無症狀
  • 當走路時雙腳麻痹和疼痛
  • 休息後症狀減輕才能再走動
  • 多數情況腰向前彎時症狀較輕


腰椎神經孔狹窄:


  • 休息和靜止時症狀輕微或全無症狀
  • 當坐久了或站立時間長時單腳或雙腳麻痹和疼痛
  • 要休息或轉換位置後症狀才能減輕


治療方法


  1. 棘突間植入彈簧支撐
  2. 使站立和行走時神經線不會受壓
  3. 椎間盤壓力減少,從而使椎間盤凸出減少
  4. 減少椎小關節壓力和痛楚
  5. 不用切除椎間盤。保持脊椎活動。
spring lumbar interspinous implants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28/2013

射頻治療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症是常見的神經痛症,每年香港約有350個新症。女性發病機會較高。部份是因為腦血管壓著神經線,但大多數成因不明。

症狀患者會間歇性感覺一邊面劇痛,象觸電或刀割一樣,刷牙,洗面或飲食都可能引至發作。不發作時便正常一樣。




藥物治療

基本的治療是服用止神經痛的藥,很多時要長期服用。約三成病人服藥亦無效,長期仍受痛楚影響。

手術治療

當藥物不能夠控制痛楚時,患者應考慮以手術治療,如開顱骨神經線減壓手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放射外科治療(Gamma-knife or Cyberknife Radiosurgery),或射頻治療(Radiofrequency Trigeminal)等手術治療。開顱骨神經線減壓手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手術後即時有效,因要全身麻醉和開頭骨,較適合年紀較輕及沒有長期病患的人仕。放射外科成效較少,由治療至痛楚消失需要兩天至8個月不等,費用較昂貴。

射頻治療

大多數患者經一次治療後便沒有痛楚,而且效力持久。雖然少數的患者經過幾年時間痛楚可能復發,但射頻可重複使用。

傷口有一個小針孔於面部,一般患者不用全身麻醉。經X光和生理誘發電位幫助下將針放置在三叉神經結。射頻治療中會利用先進的射頻儀器,在針頭的位置發出準確的熱力來麻醉疼痛的神經線,並保留感覺神經線及活動神經線。一般來說,射頻治療後觀察兩小時便可如常活動。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腰椎間盤切除手術

全內視鏡腰椎間盤切除手術

內視鏡是直徑8毫米的細小儀器。 內視鏡手術,適合椎間盤完全脫離之患者,可以透過這個儀器,把椎間盤裡面突出的核髓清除。

當然,若患者年紀較大並已長有骨刺,令堅硬的骨頭形成,造成的椎間盤突出,壓著神經線,可能需要使用相對較大的手術儀器。



透皮「水刀」腰椎間盤切除手術

腰椎有很多神經線,會否增加微創手術的危險? 

每個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水刀是一條幼細的管道,經過皮膚入到椎間盤,在椎間盤裡面抽掉突出的部份,令椎間盤縮小,從而免去椎間盤突出部份壓著神經線而引起痛楚的機會。

這種方法較適合年青、沒有骨刺和膨漲型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但不太適合椎間盤突出位置已經完全脫離椎間盤的患者。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25/2013

清醒開顱手術





  • 微創腦外科手術的精萃在於保護腦部正常的功能。
  • 面對腫瘤跟正常腦組織互相連結又接近重要功能區,如何能夠保證病人手術後功能正常?
  • 安全的方法莫過於手術當中能和病人對話和測試他的功能!


清醒開顱的成效



  1. 腫瘤完全清除的比率比全身麻醉高
  2. 手術後遺症較少
  3. 復原時間較短
  4. 患者的滿意度較高
  5. 部份患者成為治療隊伍的一份子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22/2013

坐骨神經痛即係骨痛?

坐骨神經痛原因有許多,凡可造成坐骨神經刺激或壓住神經線均可導致。最常見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腰椎骨刺腰椎滑脫等等。坐骨神經必需靠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才能確定診斷。其中磁力共振素描比電腦素描更能清晰顯示神經線的狀態。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包括…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2.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3.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4.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5.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6.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不同種類的坐骨神經痛及不同年齡的病人都可以與醫生一起制定最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目標的醫治方法。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17/2013

如何面對憂郁症 ?

1. 坦然面對憂郁情緒,喜怒哀樂為人生常態,勿鑽牛角尖。
2. 轉移注意力,如散步、旅行、騎腳踏車、閱讀等。
3. 回憶過去快樂的人事物。
4. 找朋友傾訴,宣泄情緒。
5. 大哭一場,釋放壓抑的情緒。
6. 冷靜分析現況。
7. 凡事只求盡力,先盡人事然後聽天命。
8. 運動有助於克服憂郁症。



9. 塗鴉、手工藝創作、寫字抒發情緒。
10. 面對懷疑與問題,不要放在心中。
11. 分散注意力。
12. 放松,腳步放慢。
13. 憂郁時避免做重大決定。
14. 情緒低落還是要尊重他人,勿遷怒。
15. 避免不理性的購物。
16. 避免以吃東西抵抗憂郁情緒。
17. 維他命B群有助抵抗憂郁。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12/2013

骨質疏鬆微創手術


骨質疏鬆 -病人感到背痛 

今年90多歲的李婆婆(假名),大半年前開始出現背痛問題,她曾向其家庭醫生求診,接受X光檢查後,醫生指其痛症問題是由於腰椎骨退化所致,處方止痛藥讓她使用。可是,婆婆在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仍無任何改善,疼痛情況持續,更令她每天24小時,都痛得無法下床,只能躺在床上吃喝,生活質素明顯大受影響。幸好,在李婆婆的背後,有一班親切的家人「撐住」︰為了找出婆婆背痛不癒的確切原因,他們10多人四出查探,訪尋適合的專科醫生為李婆婆作診斷。幾經努力,終於在醫生以磁力共振(MRI)方式檢查下,發現導致婆婆受背痛煎熬的原因︰原來她是因骨質疏鬆,導致腰椎第1節骨出現急性骨折,脊骨被自已的體重壓扁。每次坐或站立都引發骨折處疼痛。

骨質疏鬆微創手術

神經外科醫生為李婆婆安排接受微創手術,以局部麻醉方式,先將脊骨復位,再經兩支針管注入「骨水泥」修補塌陷的椎體。骨水泥注入後10分鐘便硬化。手術後,她的背痛即時消除,並可如常行走,家人也鬆一口氣。神經外科醫生解釋,現時不少長者骨質疏鬆個案,都可透過磁力共振(MRI)驗查是新近骨折還是舊患。新近骨折需然會引至嚴重痛楚,但經灌注骨水泥便能即時止痛。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07/2013

神經線被壓 痛過生仔

專科醫生指出,當腦部血管壓着負責面部感覺的三叉神經線時,面部會出現電擊刀割般劇痛,有患者曾形容「痛過生仔」,難以進食及入眠,情緒大受困擾,或會令患者做出儍事。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三叉神經痛其中一個原因是年紀漸長,令腦部血管硬化彎曲壓着三叉神經線,患者面部、下顎等每日會出現不同次數的電擊及刀割般劇痛,進食、洗面均疼痛難當,難以進食及入眠,嚴重影響生活,必須服食特效藥、做手術或以射頻令三叉神經麻痹根治。


藍明權續稱,簡單痛症如關節發炎或筋腱發炎,如延誤醫治可能會演變成慢性、長期痛症,持續半年以上更可能令神經系統變質,身體敏感度會提高,「掂一掂都覺得痛」,情緒出現問題,惡性循環下有可能令他們做出儍事。




新聞來自:hk.apple.nextmedia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難忍三叉神經痛: 警長自轟亡


順利紀律部隊宿舍昨凌晨有休班便衣警長以佩槍自轟身亡,是17日來第二宗。警方檢獲遺書,內容提及難忍三叉神經痛及失眠,遂以佩槍自殺;消息則稱,事主近期飽受病患及工作壓力困擾,曾因事與家人口角。有醫生表示,三叉神經痛雖劇痛難當,但可靠藥物或手術控制,不明白警員為何因而要尋死。案件交重案組跟進,調查是否另有原因。


遺書稱難忍三叉神經痛
自殺的47歲警長呂志強,英文名Sunny,警方消息稱,相信他用佩槍由右邊太陽穴自轟,子彈由左邊太陽穴穿出,再射向牆壁,法醫估計其死亡時間為零時許。警方在場檢獲死者佩槍、子彈夾、彈頭及遺書,真正死因有待剖驗 。

同僚不覺受頑疾困擾
呂已婚及育有一對子女,加入警隊約30年,曾駐守多個警區,現隸屬荃灣刑事偵緝部,並獲隨身佩槍。據悉,死者患有糖尿病、血壓高及三叉神經痛等,與及有工作壓力困擾。

然而其上司及曾共事過的同袍均稱,並無聽聞呂患有頑疾,平時與其相處,均沒感到他飽受病患煎熬而有消極念頭。消息稱,近期呂在病患及工作壓力困擾下,曾因事與家人口角。

昨凌晨約1時,順利紀律部隊宿舍的保安員巡樓時,在2座37樓天台驚見一名男子頭部重創昏迷,倒臥牆邊,遂報警。警方到場後,證實一名休班探員用佩槍自轟,救護員即場證實死亡,警方大為緊張,封鎖現場調查。警方翻看閉路電視片段,證實死者零時左右進入天台。




醫生:比生仔更痛 服藥可治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稱,三叉神經痛病徵為間歇性一邊臉劇痛,病發時比「生仔」更痛,令患者進食困難,甚至失眠,但七成病人能靠藥物紓緩,或用手術控制病情,病人毋須因而絕望自殺。

這已是兩個多星期來,第二宗警員吞槍事件。上月20日,跑馬地警署一高級警員疑欠債,及報考政府車牌失敗,被發現在警署更衣室內吞槍死亡。


新聞來自:明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7/23/2013

腦部爆血管


腦出血,俗稱腦部爆血管,是最危險的中風。爆血管後,血液會流到附近的腦組織,由於突然失去血液供應,腦細胞會因得不到氧氣而死亡,腦出血也會令大腦壓力增加,令大腦組織腫脹。 腦出血對病人身體的影響難以預計,關鍵在於腦袋哪個區域受損。腦出血對病人有多大損害,視乎病人腦袋哪一部份受影響,若腦出血影響到腦袋控制呼吸的部份,病人有可能要利用呼吸器協助呼吸才能生存。若受影響的區域負責控制面部肌肉,病人就會出現面部肌肉癱瘓的問題。


腦出血病徵
硬膜下出血即腦外出血。即使腦出血的中風病人生還,也有可能會出現癱瘓、神志不清或語意不清等後遺症,而且有研究發現其中近四成人會在30天內死亡。

腦出血成因
病人腦出血,主要是因為血壓高或動脈壁太薄而導致爆血管。

預防腦出血
如果有效控制血壓,停止吸煙, 控制血脂和血糖,中風的機會便會大大減少。

治療腦出血
就一般情況而言,若瘀血不多,未必一定要即時施手術清除。由於手術有一定的風險,相反瘀血有機會會自動減退,就算惡化,過程亦較緩慢。治療方式需按患者的個別情況而定。腦出血不會直接導致中風及肺炎,但病人身體轉弱,有可能容易受病菌感染。


腦部受創積聚瘀血是否需要手術引流,要視乎瘀血面積、積聚的位置及瘀血積聚時間等多種因素考慮,若瘀血影響腦部神經運作,則多數會進行鑽孔引流瘀血,若瘀血沒有壓著神經系統,則不會進行手術,讓瘀血慢慢地吸收,一般需要兩、三周以上時間吸收瘀血,但若發現血塊有增大的情況,則有需要及早進行手術。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