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坐骨神經」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坐骨神經」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3/08/2020

O-arm 電腦導航 微創 經椎間孔 腰椎 椎體間融合手術 (O-arm Navigation TLIF)
部分病人因為腰椎不穏定引至下肢麻痺痛,例如患上脊椎滑脫,脊柱側彎 或手術後椎間盤再突出(復發)等情況, 可能要考慮使用腰椎融合手術。過去20年,微創經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手術(TLIF)是其中一種常用的微創融合手術。大部分病人都得到滿意的效果。但小數岀現併發症,例如縲絲位置偏離正確位置壓到神經線或鄰近正常關節,另有植入的融合器因為太細小,慢慢嵌入椎體內而失去應有的支撐力。為了提高脊椎融合的成效、減少併發症,一年前香港私家醫院引入第二代O-Arm手術中素描機,配合電腦導航儀器,和可縮小後放入椎間盤才擴張的融合器。經過一年的應用經驗確認可以改善手術成效。現在可以放較以往大25%面積和支撐力的融合器,也不擔心超出椎間盤範圍。由於有導航及完成手術前進行素描,所以能夠確所有植入鏍絲和儀器位置滿意才完成手術。適當引入先進科技能夠讓病人得益。
#Oarm2 #脊椎融合 #電腦導航 #微創脊椎手術 #脊椎滑脫 #脊柱側彎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23/2018

脊骨移位可用彈簧治療



 
陳太今年四十歲,身材不太高,但重達250磅,長期背痛已經習以為常,但近來每次站立或走路十分鐘,雙腳便感到又痺又痛,痛症令她工作亦有困難。

 
她向醫生求診後發現腰骨第四及第五節關節因長期壓力,脊骨出現一前一後的移位。醫生檢查後,建議她接受手術長久固定此脊骨關節(即腰椎內固定及體融合術)。但由於肥胖,傷口會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關節固定後,鄰近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她想到將來鄰近關節可能要再接受手術治療,便十分苦惱。

 
陳太後來知道較先進的微創脊椎動態內固定手術,是針對神經線因腰脊椎骨移位而受壓,但椎間盤相對良好的患者。手術在患者背腰椎位置用幼細管道開出兩個大約少於三公分的小切口,將神經線減壓,再用螺絲和微型彈簧,重建脊骨穩定性。此方法不用切椎間盤,可防止脊骨前後移動,但保持脊椎關節正常活動,亦不會增加鄰近關節壓力。
此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安全性高,又避開神經線。患者一般在手術後翌日腳麻痹痛會大幅減少,已可下床。

 
陳太接受脊椎移位手術後數星期,背痛及腳痛的問題已不復見。醫生並提醒她,脊椎移位手術後應避免蹲坐等令腰椎受壓較大的動作,並應考慮減磅。

藍明權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28/2017

脊骨移位可用彈簧治療



 
陳太今年四十歲,身材不太高,但重達250磅,長期背痛已經習以為常,但近來每次站立或走路十分鐘,雙腳便感到又痺又痛,痛症令她工作亦有困難。

她向醫生求診後發現腰骨第四及第五節關節因長期壓力,脊骨出現一前一後的移位。醫生檢查後,建議她接受手術長久固定此脊骨關節(即腰椎內固定及體融合術)。但由於肥胖,傷口會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關節固定後,鄰近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她想到將來鄰近關節可能要再接受手術治療,便十分苦惱。

陳太後來知道較先進的微創脊椎動態內固定手術,是針對神經線因腰脊椎骨移位而受壓,但椎間盤相對良好的患者。手術在患者背腰椎位置用幼細管道開出兩個大約少於三公分的小切口,將神經線減壓,再用螺絲和微型彈簧,重建脊骨穩定性。此方法不用切椎間盤,可防止脊骨前後移動,但保持脊椎關節正常活動,亦不會增加鄰近關節壓力。
此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安全性高,又避開神經線。患者一般在手術後翌日腳麻痹痛會大幅減少,已可下床。

陳太接受脊椎移位手術後數星期,背痛及腳痛的問題已不復見。醫生並提醒她,脊椎移位手術後應避免蹲坐等令腰椎受壓較大的動作,並應考慮減磅。

藍明權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05/2017

脊骨移位可用彈簧治療



 
陳太今年四十歲,身材不太高,但重達250磅,長期背痛已經習以為常,但近來每次站立或走路十分鐘,雙腳便感到又痺又痛,痛症令她工作亦有困難。
她向醫生求診後發現腰骨第四及第五節關節因長期壓力,脊骨出現一前一後的移位。醫生檢查後,建議她接受手術長久固定此脊骨關節(即腰椎內固定及體融合術)。但由於肥胖,傷口會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關節固定後,鄰近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她想到將來鄰近關節可能要再接受手術治療,便十分苦惱。
陳太後來知道較先進的微創脊椎動態內固定手術,是針對神經線因腰脊椎骨移位而受壓,但椎間盤相對良好的患者。手術在患者背腰椎位置用幼細管道開出兩個大約少於三公分的小切口,將神經線減壓,再用螺絲和微型彈簧,重建脊骨穩定性。此方法不用切椎間盤,可防止脊骨前後移動,但保持脊椎關節正常活動,亦不會增加鄰近關節壓力。
此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安全性高,又避開神經線。患者一般在手術後翌日腳麻痹痛會大幅減少,已可下床。
陳太接受脊椎移位手術後數星期,背痛及腳痛的問題已不復見。醫生並提醒她,脊椎移位手術後應避免蹲坐等令腰椎受壓較大的動作,並應考慮減磅。

藍明權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8/2016

脊骨移位可用彈簧治療


 
陳太今年四十歲,身材不太高,但重達250磅,長期背痛已經習以為常,但近來每次站立或走路十分鐘,雙腳便感到又痺又痛,痛症令她工作亦有困難。

她向醫生求診後發現腰骨第四及第五節關節因長期壓力,脊骨出現一前一後的移位。醫生檢查後,建議她接受手術長久固定此脊骨關節(即腰椎內固定及體融合術)。但由於肥胖,傷口會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關節固定後,鄰近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她想到將來鄰近關節可能要再接受手術治療,便十分苦惱。

陳太後來知道較先進的微創脊椎動態內固定手術,是針對神經線因腰脊椎骨移位而受壓,但椎間盤相對良好的患者。手術在患者背腰椎位置用幼細管道開出兩個大約少於三公分的小切口,將神經線減壓,再用螺絲和微型彈簧,重建脊骨穩定性。此方法不用切椎間盤,可防止脊骨前後移動,但保持脊椎關節正常活動,亦不會增加鄰近關節壓力。

此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安全性高,又避開神經線。患者一般在手術後翌日腳麻痹痛會大幅減少,已可下床。

陳太接受脊椎移位手術後數星期,背痛及腳痛的問題已不復見。醫生並提醒她,脊椎移位手術後應避免蹲坐等令腰椎受壓較大的動作,並應考慮減磅。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metrohk.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5/2016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 (Sciatica)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的神經線,從下腰一直延伸到腳掌。假如這束神經任何一處受損或受壓,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相當普遍,很多時只影響身體的一邊。





introduction of sciatica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
  2. 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3.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4.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5.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6.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7.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25/2015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 (Sciatica)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的神經線,從下腰一直延伸到腳掌。假如這束神經任何一處受損或受壓,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相當普遍,很多時只影響身體的一邊。





introduction of sciatica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
  2. 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3.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4.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5.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6.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7.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8/06/2014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 (Sciatica)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的神經線,從下腰一直延伸到腳掌。假如這束神經任何一處受損或受壓,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相當普遍,很多時只影響身體的一邊。





introduction of sciatica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
  2. 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3.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4.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5.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6.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7.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7/10/2014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Slnergy)治療骨氐骼關節痛 (Part 2)

 



水冷介入射頻頻治療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Slnergy)是目前最新治療骼關節痛的微創技術。這技術是以導管把一支幼針引入骼關節孔附近,並利用幼針前端長3毫米的發熱部位,以電流發送射頻來阻斷滿佈骼關節的感覺神經,終止痛楚感覺輸送至腦部。高電流能使目標組織產生攝氏60度的熱力,而且故能更有效快捷地把骼關節的全部感覺神經阻斷;與此同時,更不斷引水流入幼針管內,以此冷卻幼針餘下不發熱部份,避免高熱力影響其他正常的身體組織。

最新水冷介入射頻技術(Slnergy手術)整個過程需時約45分鐘,由於它是一項微創技術,故病人無需接受全身麻醉。此外,症個治理過程均以X-光技術監控,故它與其他傳統方法相比,更準確安全。而病人一般接受治療後,痛楚可於210天內獲得舒緩,重拾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 http://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4/2014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 (Sciatica)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的神經線,從下腰一直延伸到腳掌。假如這束神經任何一處受損或受壓,都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相當普遍,很多時只影響身體的一邊。







introduction of sciatica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
  2. 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3.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4.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5.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6.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7.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1/2013

低腰背痛 - 坐骨神經痛

腰部脊椎支撐著上半身,並因應個人的活動量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年齡增長,骨質老化或是長期磨損等因素,也會造成椎間盤破裂。腰椎間盤破裂便會對一條或多條神經以至脊髓產生壓力,繼而引起下背部疼痛、()/腳痛、無力或失去知覺。如不及早治療,腰椎神經便會因長時間受壓而大大減低康復機會。

低腰背痛是一種復雜的疼痛,可以延伸到整個身體的下半部份,低腰背痛的影響範圍包括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部。
 
低腰背痛是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稱之為椎間盤髓核的液中心,由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包圍起來。當椎間盤突出時,纖維組織就會脹起來,就好比輪胎鼓出來。椎間盤脫出的位置,可能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劇痛。

根據程度的不同,醫學上分為椎間盤突出,脫出或滑脫。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將椎間盤突出的部份切除,減緩對神經線的壓迫,從而祛除患者的坐骨神經痛,傳統上這類手術通稱為椎間盤切除術。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4/16/2013

低腰背痛

腰部脊椎支撐著上半身,並因應個人的活動量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年齡增長,骨質老化或是長期磨損等因素,也會造成椎間盤破裂。腰椎間盤破裂便會對一條或多條神經以至脊髓產生壓力,繼而引起下背部疼痛、()/腳痛、無力或失去知覺。如不及早治療,腰椎神經便會因長時間受壓而大大減低康復機會。

低腰背痛是一種復雜的疼痛,可以延伸到整個身體的下半部份,低腰背痛的影響範圍包括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部。

低腰背痛是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稱之為椎間盤髓核的液中心,由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包圍起來。當椎間盤突出時,纖維組織就會脹起來,就好比輪胎鼓出來。椎間盤脫出的位置,可能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劇痛。

根據程度的不同,醫學上分為椎間盤突出,脫出或滑脫。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將椎間盤突出的部份切除,減緩對神經線的壓迫,從而祛除患者的坐骨神經痛,傳統上這類手術通稱為椎間盤切除術。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31/2012

個案分享 - 坐骨神經痛纏擾難消




剛滿卅歲的Kathy常要到外地公幹。一次旅程提行李時扭傷腰部,自此左小腿感痛楚,並一直蔓延至左大腿和臀部。醫生安排腰椎磁力共振素描,證實她腰椎神經受壓引致坐骨神經痛。相信是她扭傷時,脊椎骨之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線。醫生說她的椎間盤像肚腩般膨脹突出,但不算嚴重,用物理治療或脊醫把它推回原位便可。但三個月過去,腳痛沒有減少,背痛反而增加,影響工作。醫生曾提及椎間盤切除手術,但要全身麻醉及切除部份脊椎硬骨和小關節,分分鐘得不償失,令她十分困擾。


後來她在網上發現有「水刀」治療椎間盤突出,便找醫生了解一下。



「水刀」是一條直徑五毫米的幼細管道,經過訓練的專業醫師在影像學的幫助下,將幼針經皮膚進入椎間盤,高速水流通過該幼細管道切割病變椎間盤突出的部分,並將之抽出體外,令椎間盤縮小,不再壓著神經線,痛楚隨之消失。



這個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無高溫的不良作用、無需全身麻醉、無需切除部份脊椎硬骨和小關節,安全性高,術後住院幾小時便可離開。這種方法較適合年輕、沒有骨刺和膨漲型椎間盤突出的患者。



Kathy
了解後接受「水刀」手術,痛楚迅速消除。醫生叮囑她,拉傷的椎間盤需要時間復元,患者在之後幾個月要特別小心不要再傷腰部。Kathy終於可以擺脫痛楚。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5/2012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Slnergy)治療骨氐骼關節痛 (Part 1)




甚麼是骨氐骼關節痛

據臨床醫生估計,五個患有長期腰背痛的病人中,便有一人是屬於骨氐骼關節(俗稱尾龍骨)痛。
香港大約有15萬病人受骨氐各種腰背痛之苦,當中超過3萬人屬骨氐骼關節痛症。骨氐骼關節痛是坐骨神經痛之一,
由於症狀不一,故難以診斷。病人一般都被歸類為坐骨神經痛患者,腰背部痛楚難擋,痛楚在早上或久坐後尤甚。
部份病人情況在數月內自然好轉,有些則在接受傳統治療包括骨氐床休息及服用消炎止痛藥後,痛楚消退。
若病情持續六個月未見改善,便需要接受其他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 http://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2/2012

個案分享 - 脊骨移位可用彈簧治療


陳太今年四十歲,身材不太高,但重達250磅,長期背痛已經習以為常,但近來每次站立或走路十分鐘,雙腳便感到又痺又痛,痛症令她工作亦有困難。

她向醫生求診後發現腰骨第四及第五節關節因長期壓力,脊骨出現一前一後的移位。醫生檢查後,建議她接受手術長久固定此脊骨關節(即腰椎內固定及體融合術)。但由於肥胖,傷口會較大,更重要的是一個關節固定後,鄰近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她想到將來鄰近關節可能要再接受手術治療,便十分苦惱。

陳太後來知道較先進的微創脊椎動態內固定手術,是針對神經線因腰脊椎骨移位而受壓,但椎間盤相對良好的患者。手術在患者背腰椎位置用幼細管道開出兩個大約少於三公分的小切口,將神經線減壓,再用螺絲和微型彈簧,重建脊骨穩定性。此方法不用切椎間盤,可防止脊骨前後移動,但保持脊椎關節正常活動,亦不會增加鄰近關節壓力。

此手術的好處是傷口細小,安全性高,又避開神經線。患者一般在手術後翌日腳麻痹痛會大幅減少,已可下床。

陳太接受脊椎移位手術後數星期,背痛及腳痛的問題已不復見。醫生並提醒她,脊椎移位手術後應避免蹲坐等令腰椎受壓較大的動作,並應考慮減磅。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metrohk.com.hk/ ;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10/2012

背痛愈拉愈痛?!( Part 2)


專科醫生解釋, 阿仁跌倒時引致椎間盤靭帶撕裂(椎間盤是脊椎硬骨之間活動的軟骨關節,外層就是椎間盤靭帶),因跌傷令疼痛神經線延生到靭帶內,形成椎間盤敏感,當脊骨承受壓力或拉力時便疼痛。醫生說傳統方法是用手術固定椎間盤,另外亦可考慮微創「椎間盤雙極水冷射頻」治療, 醫生會在X光導航下在背部插入兩根射頻幼針直達椎間盤,然後接駁儀器產生約攝氏四十五度熱力,低溫熱力能長久麻痹引致痛楚的神經線來止痛,同時亦可加速靭帶的復元。

治療過程約十五分鐘,無需麻醉,休息一小時便可以出院。阿仁接受射頻治療後疼痛消失,之後多做運動保持脊椎健康,至今已超過兩年,疼痛已完全解決。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metrohk.com.hk/ ;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08/2012

背痛愈拉愈痛?!( Part 1)


阿仁某日在家中不小心從椅子跌下,當時覺得背部痛楚但並不嚴重,照常上班,但他回公司坐一小時後便發現背痛加劇,只有躺下休息才能減少疼痛。之後他嘗試中醫推拿、脊醫、游水、針灸等,但只能暫時止痛,效果沒法持久。三個月後,他決定去見西醫,經磁力共振檢查後,發現腰椎間盤有輕微突出。

醫生說因為突出輕微,只轉介他到物理治療做脊椎牽引,但幾次治療後,背痛一次比一次嚴重,他最後放棄物理治療。阿仁後來從網上發現有無需開刀的射頻方法治療,半信半疑但向專科醫生了解一下。 ()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metrohk.com.hk/ ;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4/2011

神經外科醫生治療椎間盤突出 (Hong Kong neurosurgery, scoliosis)

很多人都有腰背痛問題其中一個成因是椎間盤長遠更可能形成骨刺治療方法包括椎間盤切除手術但復發率較高藍明權醫生指,新的微創手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蔡太以前從事服裝批發經常要搬貨,背部近腰的位置七年前已開始痛痛到不能再工作在街市下車我下不了車痛到突然起身痛得下不了車那種痛苦痛到好像條腰不是自己.

蔡太是椎間盤椎間盤是脊椎骨之間的軟組織它像是一條中間充滿啫喱的車胎車胎老化或意外撕裂中間的啫喱就會流出壓著神經線這種情況通常出現於腰椎第四至五節之間痛楚由這裡延伸至臀部大小腿及腳掌嚴重更可以引致肌肉萎縮當影響到坐骨神經腳會麻木可能甚至沒有感覺有些嚴重的可能影響力度開始行不到有些持續很久肌肉會萎縮如果啫喱狀的椎間盤核心長時間或大量流失脊椎骨之間失去緩衝互相磨擦最終形成骨刺.

神經外科藍明權醫生表示不少病人是搬重物時姿勢不正確突發出硫椎間盤撕裂但長時間坐著工作而坐姿不對,都會令椎間盤如情況不嚴重可用推拿、物理治療等方法治療但嚴重便要做手術. 傳統手術是將出的椎間盤切除但手術後有三至五成病人於半年至十年間復發因椎間盤核心容易透過手術的傷口再次流出新手術就是將啫喱完全抽出放進一顆珠子珠子代替原本椎間盤核心的功能包括保持關節的活動保持骨與骨之間的距離及防避震. 但椎骨本身位置異常的人不適宜做這個手術.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面對面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