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017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下)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後護理



  • 手術後坐骨神經痛應有迅速和明顯的改善。做完微創手術通常休息一個晚上就可以開始下床活動。
  • 平均住院約兩天。
  • 椎間盤的裂縫需要六個月時間才會康復,期間病人的劇烈活動、大幅度彎腰和負重要有一些限制。
  • 輕微症狀可能持續兩個月,期間可能要服藥治療。
  • 最初一星期,建議別太操勞,讓傷口愈合。
  • 建議首兩星期走路時用彈性腰封減少傷口痛。
  • 一個月開始較靜態、不用負重的運動,如游泳,急步行,太極等運動
  • 視乎原有神經線受壓情度,手術後輕微症狀可能持續1至3。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


  1. 不做手術可會有長期痛楚、麻痹、乏力、肌肉委縮的後遺症。
  2. 手術風險視乎個別病人病情和體質作最後決定。
  3. 經評估手術的風險機會較不做手術的後遺症低,才會進行手術。
  4. 常見短期的不適: 傷口痛,傷口腫脹,腳部輕微的麻痹或刺痛。
  5. 很少出現的併發症: 
  6. 傷口流血、細菌感染、神經線持續發炎、腦脊液滲漏。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一般只需要藥物及休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
  7. 罕有潛在嚴重併發症: 腳步無力,大小便失控
  8. 手術後有很少的機會,椎間盤脫位復發。復發機會視乎原有椎間盤脫位的嚴重程度。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28/2017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上)


手術適用病徵: 



  • 單側或雙側坐骨神經痛,痛楚於走路時或坐久時增加。
  • 經藥物和物理治療後不能夠消除症狀



磁力共振素描顯示


  • 腰椎椎間盤脫位壓迫腰椎神經線。
  • 椎間盤核心穿過纖維環完全突出。
  • 突位椎間盤位於椎管內
  • 沒有脊椎骨移位和骨刺壓迫神經線
  • 突出椎間盤沒有鈣化


椎板間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的一般步驟


  • 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 用約8mm直徑管道經皮膚到腰椎骨後方。
  • 視乎情況可能用微形鑽清除小部份椎板和小面關節。
  • 通過黃韌帶筋膜,避開神經線,清除椎間盤脫位部份,直至神經線不再受壓。
  • 手術中會使用神經線監察儀器及經內視鏡微創儀器增加手術安全。



(續...)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21/2017

腦血管病普查揪出計時炸彈 (下)

全方位心、腦血管病評估
 
預防中風,首要是加強對腦血管病的關注。專家建議除了高危人士外,年過四十1的健康人士也應及早接受跨專科的心臟及腦血管病普查。一旦發現心血管或腦血管問題,亦可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有效預防中風,大大減低病發引起的殘障危機及生命危險!
 
 
建議檢查項目:
 
  • 心電圖檢查:測試有否心律不正,讓患者可及早透過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
  • 心臟超聲波:評估心臟結構、功能及心室大小,以了解心臟收縮功能及瓣膜是否正常。
  • 頸血管超聲波:透過影像偵測頸血管是否收窄或阻塞,有助評估中風的風險。
  • 腦血管超聲波:檢查腦部血管有否收窄或阻塞,有助評估中風的風險。
  • 腦血管磁力共振(MRA)能顯示腦血管瘤、腦部動靜脈畸形和腦血管狹窄等有機會導致嚴重中風的潛在腦血管病,以減少腦出血的風險。
藍明權醫生提醒,腦動脈瘤破裂後如不及早醫治,即日再爆的機會是3%,一星期內會增至10%,而半年內再爆發中風的風險更高達60%
電腦掃描血管造影,能清楚顯示腦血管的異常情況。


「談笑用兵」口訣  急救中風
 
中風不單只會致命,更會引發連串後遺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市民除了要時刻留意中風警號外,還要緊記香港中風學會的「談笑用兵」口訣。
 
  • 談:說話時突然舌頭打結、語音不清晰及語無倫次時,就要注意。
  • 笑:笑時「依起棚牙」,若兩邊面頰不對稱,亦是另一種先兆。
  • 用:用手用腳時有障礙。
  • 兵:若出現上述疑似中風徵狀,應馬上「請救兵」,打999送院救治,以減低中風造成的死亡和傷殘風險。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

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20/2017

腦血管病普查揪出計時炸彈 (上)

 
 
 
 
 
 
 
 
 
 
 
 
 
 
 
 
 
 
 
氣溫驟降屬發病高峰期
對高危病人來說,劇烈運動或情緒受刺激,都會誘發風。但原來冬天亦是中風的病發高峰期,仁安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藍明權醫生指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收縮及血壓突然颯升,增加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機會!「除了已知的高危因素外,約1530%的中風個案是跟腦出血有關。例如腦血管瘤、腦部動靜脈畸形和腦血管狹窄等腦內隱疾,就猶如腦內的「計時炸彈」,或會在無預兆的情況下爆發。」藍醫生直言,腦動脈瘤破裂的病人,有三分一未送到醫院已經死亡,三分一會有永久傷殘!
 


 
普查計劃  揪出計時炸彈
而 四十六歲的黃先生,可算是小數的幸運兒:「發病當日,我突然覺得頭痛欲裂,同時有頭暈、噁心及昏睡徵狀,需即時入院。」檢查後發現不僅頭顱內蛛網膜下出 血,腦部前交通動脈更有一個四毫米闊的動脈瘤,「醫生話動脈瘤很大機會再爆,導致第三次中風,建議我立即進行手術結紮。」成功拆彈的黃先生臭說手術後不到 一個月已完全康復,可回復正常工作!
  

藍醫生表示,平均每 一百人就有一至兩個患上的腦動脈瘤,確切成因未明,但估計與高血壓及吸煙有關。「其實中風並非無可避,只要透過全面的心臟及腦血管病普查,包括心電圖檢 查、心臟、頸血管及腦血管超聲波、腦部及腦血管磁力共振檢查等,有助及早偵測出潛在風險,防患未然!」研究發現,心臟問題與中風息息相關,因此心電圖檢查 在中風普查中,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 續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 

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15/2017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下)








術後護理

手術後的三至六週內應避免彎腰、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病人必須定期覆診以確保系統操作正常。醫生會根據病情調節刺激度數,以達最佳效果。





日常生活的調節





  • 由於強大的電磁波會影響刺激系統的操作,病人應避免使用或接近大型電動機械,如發電設備、雷達基地、高壓電線、高電壓變電所、高輸出的發射塔天線、大型立體揚聲器等等。大多數家用電器是不會影響刺激器的運作。

  • 病人應避免觸摸漏電的電器。

  • 機場保安系統和商店防盜門或會影響刺激器的開關,病人可出示『病人識別卡』以獲得豁免通過。

  • 進行醫療檢查或診治前,(例如磁力共振掃描(MRI)、放射治療、碎石術、心臟除顫、交疊波電療(IFT)、外科手術等等),應預先告知醫務人員已裝有脊髓神經刺激器,以商議適當的治療方法。

  • 病人切記不可接受透熱療法(Shortwave, Microwave, Therapeutic Ultrasound Diathermy)。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14/2017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上)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是治療長期慢性疼痛病症的有效方法。這療法是以外科手術,在脊髓植入電極來傳送電刺激,用以刺激神經系統,阻礙痛楚訊號從患處傳送至腦部,減輕疼痛感覺,從而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何謂長期慢性疼痛?


長期慢性疼痛是指持續六個月或以上、藥物治療未能舒緩的痛楚。患處包括身體驅幹,四肢或腰背。這種痛楚可源自未治癒或已治療的創傷,如神經損傷疼痛、脊椎或脊髓創傷所引致的腰背痛,複合局部性疼痛症候群 (CRPS)、截肢後幻痛、腰背部手術後疼痛等。

合適的病人
1. 患有長期慢性疼痛病症
2. 已嘗試藥物或其他的治療方法而效果不理想
3. 經醫生臨床診斷為適合採用此療法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是一個完全植入於體內的系統,另配置一個病人體外調控儀器。

1. 植入體內部分:
①電極
②刺激器
③連接刺激器與電極的延伸導線

2. 體外調控部分:
包括病人程控器和醫用程控器,用於手術後控制已植入體內的裝置。

手術過程

刺激測試:

1. 醫生會在病人背部作局部麻醉,然後,在背部適當位置做一個入口,並把電極的一端插入硬膜外以傳送微電流至脊髓,進行刺激測試。此時,醫生會詢問病人患處的感覺,並重覆測試,以準確判斷此手術是否適合。

2. 若效果滿意,醫生會把電極的另一端接上暫時性延伸導線,並縫合傷口,延伸導線外露的一端會連接到一個體外測試刺激器,用以進行3至7天的刺激測試。

3. 如果病人的疼痛在測試期間能得到改善,病人便可考慮進行永久性植入手術。

外科永久性植入:

1. 醫生會為病人作全身麻醉,然後除去暫時性延伸導線,並把永久延伸導線和刺激器植入體內:。

2. 醫生會把體內的整個系統接合,並縫合手術切口。

手術後

1. 手術後的3至6周內,病人應避免彎腰、扭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2. 出院前,病人會獲發一張『病人識別卡』和一個病人程控器。『病人識別卡』用以證明體內已植入刺激器,病人須隨身攜帶,以作識別。而病人程控器是用來調節體內的刺激器,病人應小心存放。

.....續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9/2017

全內視鏡後路頸椎神經孔切開手術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Posterior Foraminotomy (下)

手術程序

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並需要患者俯卧床上。透過X-光定位,神經外科醫生會在患者頸椎後方開一個約1.5 cm的傷口,放入直徑約1厘米的內視鏡,清除壓住神經線的組織,包括小部份頸椎骨、筋膜和突出的椎間盤。內視鏡頭並有手通道放置微型手術工具和淸洗傷口。

手術期間醫生會用儀器監察神經線,盡量減低對神經線的影響,避免出現併發症。







手術後護理

手術的傷口細小,痛楚亦較少。手術後會出現傷口肌肉痛及短暫左邊手臂麻痹或刺痛,但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只要按醫護人員指示,服食適量的藥物及休息,這些現象很快便會消散。一般而言,手術後6小時已可以下床自行活動。傷口用防水貼封著1星期,可以洗澡。手術後視情況使用海綿頸托減少傷口痛。

手術風險

任何手術均有風險,除了一般全身麻醉手術的風險之外,後路頸椎孔切開術有少於百分之三的機會出現以下併發症,包括傷口流血、細菌感染、腦脊液滲漏、長期傷口痛。不過,即使出現以上併發症,只需多休息及使用藥物治療,便得以改善。罕有神經缐受傷,亦未有出現四肢癱瘓的病例。個別病人的風險需要詢問主診醫生。


 



參考資料 : http://brain-spine.com.hk/cervical-spondylosis.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8/2017

全內視鏡後路頸椎神經孔切開手術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Posterior Foraminotomy (上)

什麼人需要接受這項手術?

這是治療頸神經線受壓,頸部和上肢神經痛的微創手術。我們頸椎有7節骨,每兩節骨之間有一條神經線伸延到肩背手臂和手指的不同位置,負責感覺和控制上肢活動。通常以C1至C8代表。下圖是頸椎神經缐分佈圖。常見頸椎神經線受壓的位置是神經線通過椎間盤和小面關節之間的通道(稱為神經孔)。椎間盤突出或關節骨刺是引至神經孔收窄便會壓迫神經引至頸部和上肢神經痛。全內視鏡 後路頸椎神經孔切開手術能擴闊神經孔,消除神經痛。
 







病例

患者有左邊肩頸、手臂至中指、無名指痺痛,頸向左轉時痛楚會加劇的徵狀。他的磁力共振描(見圖)顯示頸椎左則第六至七節椎間盤突出,神經孔狹窄,壓住頸椎左則頸椎第七神經線(C7)。患者透過物理治療仍沒有改善,所以需要接受手術,以消除頸椎神經的壓力。




.........續





參考資料 : http://brain-spine.com.hk/cervical-spondylosis.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1/2017

脊椎手術 - 水球脊椎骨折復位 / 脊骨支架植入手術 (下)



 


脊椎支架植入手術 (Vertebral Body Stent Insertion)

脊椎支架植入手術是從脊椎水球骨折復位手術改良而出現的手術。水球骨折復位手術其中一個缺點是水球收縮後,注入骨水泥(bone cement)前,脊骨因沒有支撐,可能會局部縮小,減低應有的擴張脊骨的效果。

跟水球骨折復位手術基本相同。但在水球外加一個金屬網狀支架。當水球被打漲時支架擴張支撐脊骨,水球收縮後支架留下,繼續支撐脊骨。最後,醫生會沿著導管注入骨水泥,填滿脊骨內的空間。骨水泥凝固後,脊骨骨折便修復。這樣擴張脊骨的效果更好。

手術的作用是治標,要預防質疏鬆症引致的骨折,必須透過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加強運動、戒煙和避免酗酒,再配合藥物治療,從而強化骨質,減低骨折風險。





參考資料 :  http://www.brain-spine.com.hk/kyphoplasty.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