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6

經神經孔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Transformatio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PELD)
「經神經孔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適用於因椎間盤突出而導致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這些患者感覺由臀部至小腿或腳掌的痛楚,痛楚於走路或久坐時增加。經藥物 及物理治療後亦未能消除痛楚,而且經磁力共振掃描確定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線,便可考慮接受這手術。絕大部份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無論突出的椎間盤大或少,只 要沒有脊椎骨移位及沒有骨刺壓住神經線,便適合接受「經神經孔全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手術過程
手術會由麻醉科醫生監察照顧下以局部麻醉進行,整個手術過程患者會保持清醒、雙腳保持活動,方便醫生監查患者腳部活動能力。首先,醫生會於腰的側部用針經 皮膚及肌肉直達椎間盤突出的位置注射局部麻醉藥、顯影藥和色素,使椎間盤核心變成藍色。確定刺針沒有觸及神經線後,醫生會慢慢將該刺針通道擴張,然後放入 直徑8 mm 的內視鏡,直接放到椎間盤側後方,椎間盤突出的位置。

內視鏡可深入至椎間盤正後方,視乎突出位置而定。醫生從內視鏡的管道放入手術儀器,透過內視鏡的影像,取出椎間盤突出的部份,使神經線不再受壓。醫生會用射頻儀器把椎間盤纖維環缺口收緊、減少復發機會。


手術後護理
一般而言,手術後神經痛迅速減少七至八成,24小時內患者便可下床活動,平均住院一至兩天。手術後第一個星期應盡量休息,以便傷口癒合。手術後首兩星期可 使用彈性腰封保護腰部傷口。手術後輕度腰腿不適會維持約1-3個月,期間可能需要服食藥物治療。手術後一個月大部份患者可回服正常生活,並可考慮游泳、急 步行及太極等靜態運動。因為椎間盤未完全康服,手術後六個月內患者應避免過度彎腰及負重。


手術好處 - 減低對患者正常組織的影響
由於手術無需破壞患者正常組織例如肌肉、脊骨和小面關節等,減低手術途中出血過多的風險,減少手術後長期背痛的機會,所以患者所需的康復時間亦較短。

無論患者體型手術傷口約1cm長,較同類型手術小,傷口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低。更重要的好處是無需拉扯神經線便可有效移走體積較大的碎片,減少影響下肢活動和大小便功能的機會。此外,由於椎間盤纖維環切口較細,椎間盤再次移位的機會較小。

任何手術後都有機會出現傷口痛楚及腫脹,傷口流血、感染或發炎等情況,但用內視鏡的手術,這些拼發症明顯較少。手術後椎間盤移位復發的機會不大,需視乎原本脫位的嚴重程度而定。

以上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完全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endoscopic-spine-surgery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24/2016

腦震盪是什麼?



腦震盪指頭部外傷,使腦部受到撞擊,並暫時失去功能。



腦震盪病徵
輕微的腦震盪雖沒有外傷,但腦部會短暫失去功能,如失去知覺、聽覺、嗅覺等。腦震盪的人會有短暫失憶、頭痛、意識不清、視力模糊、耳鳴、噁心、無法集中精神等問題。這些問題會於一段時間後自行痊癒。

治療腦震盪


腦震盪的徵狀通常都會自行痊癒,只要多休息,並不應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再次受傷。嚴重的腦震盪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16/2016

脊椎的結構



脊椎的結構



  • 脊柱由三十三節脊骨組成,包括七塊頸椎、十二塊胸椎、五塊腰椎、五塊融合的薦椎及四塊已融合的尾骨,用作支撐人的身體及保護脊髓。
  • 上部的七節頸椎骨由纖維軟骨(椎間盤)分隔,可有助吸收活動時所產生的震盪,容許頸部作出不同的活動。
  • 脊骨中空位置是脊髓神經,經椎間孔穿出椎管後,形成大大小小的神經分支,並分佈於頸背、胸腹及四肢,使身體產生感覺及進行各種活動。



甚麼是椎間盤病變

椎間盤病變可是由創傷、長期勞損或退化而致。在本港,約三至四成超過四十歲人士患有頸椎間盤病變,而且人數隨年齡增加。當[患者在頸部區域的椎間盤的「核質」膨脹或「外環」破裂時便會對一條或多條神經以至脊髓產生壓力,引起頸部或手部的疼痛。

突出的椎間盤甚至會引發不同形狀的骨質,即骨刺,在其周圍產生,增加對神經所產生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痛楚。

若已接受非創傷性的治療後,如藥物或物理治療,仍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12/2016

甚麼是水冷式射頻治療骶髂關節痛(SInergy 手術)(二)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的安全性

整個治理過程均以X-光技術監控,以確定感覺神經正確位置,更準確安全。而患者一般接受治理後,痛楚可於2至10天內獲得舒緩,可重過正常生活。

由於此技術只把骶骼關節的感覺神經的傳送功能阻斷,患處的運動神經則完全不受影響。此時,患者可在身心放鬆及無痛的情況下進行物理治療,重新鍛鍊肌肉的位置和耐力,因而獲得徹底的痊癒。

 
手術適應症

此治療技術適合所有長期骶骼關節痛患者,如果患者本身是癌症或血友患者、或是懷孕及14歲以下小童則不建議使用該技術治療或需要向醫生諮詢。


手術的風險

水冷射頻手術屬於介入類低創傷治療,罕有出現如傷口感染,炎症等併發症。同時手術本身並不破壞脊柱的正常生理結構,所有手術風險很低。由於這項治療是介入微創技術,傷口在2至10天內已可痊癒,而患者於治療後即日已可回家。

 
術後注意

由於水冷介入射頻是一項微創技術,通常來說,幼針穿過的位置可能會發炎,或受熱力影響而令患者感到酸軟;患者可以冷敷或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止痛藥來紓緩,而情況於2天至2週內消退。


治療後會有併發症嗎?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與其他微創手術一樣,出現併發症的機會相對為低。最常見情況是針孔部位發炎或酸軟,但情況短期內會消退。


 
如何預防骶骼關節痛

女性懷孕導致腰椎及盆骨向前凹入,令腰椎弧度前彎加大;跌傷或經常不正確搬運重物,均容易出現盆骨錯位及骶骼關節炎。因此,要保護骶骼關節,就要避免滑倒、要以正確姿勢搬運重物、懷孕時應注意正確姿勢,如側睡或仰臥屈膝睡等。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11/2016

甚麼是水冷式射頻治療骶髂關節痛(SInergy 手術)(一)

水冷式射頻治療骶髂關節痛(SInergy 手術)

骶髂關節症候群是低腰背疼痛一種常見原因。多個研究表明,15%-25%的低腰背疼痛是由於骶髂關節痛所致。 骶骼關節痛是坐骨神經痛一種,臨床上容易與L5-S1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混淆。
只是痛楚的根源未必能透過磁力共振造影或X光檢查得到,故患者一般會誤以為是 風濕或被歸類為坐骨神經痛患者,而無法獲得適當治療。患者通常腰背部痛楚難忍,在早晨或久坐後尤甚,患者多數以坐骨神經痛就診。
通常都會給予保守治療,如 臥床休息,使用消炎止痛藥及物理治療等。若病情持續3個月以上不見改善,就要考慮其他治療措施如介入,微創手術或手術治療。


 
甚麼是水冷介入射頻技術?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是目前唯一治療骶骼關節痛的介入微創技術。

療程分兩部份,首先是準確地找出痛楚的根源,醫生先在患者患處注射適量麻醉藥,如果患者在1至3天後麻醉藥力消失時,患處的疼痛感回復,則可確定痛楚的根 源,然後進行第二部份的水冷介入射頻技術治療。
治療時以導管把一支幼針引入骶骼關節,並利用幼針前端長3毫米的發熱部位,以電流發送脈衝射頻來阻斷滿佈骶 骼關節的感覺神經,終止痛楚感覺輸送至腦部。
由於高電流令幼針前端受熱範圍產生熱力中心溫度約有攝氏60度,故能更有效快捷地把骶骼關節的全部感覺神經傳 送功能阻斷。與此同時,幼針管內不斷有水流引入,以此冷卻幼針餘下部份使之不發熱,避免高熱力影響其他身體組織。




水冷介入射頻技術整個過程需時約45分鐘,由於它是一項介入微創技術,故患者只需接受局部麻醉。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5/2016

坐骨神經痛即係骨痛?



坐骨神經痛原因有許多,凡可造成坐骨神經刺激或壓住神經線均可導致。最常見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腰椎骨刺腰椎滑脫等等。坐骨神經必需靠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才能確定診斷。其中磁力共振素描比電腦素描更能清晰顯示神經線的狀態。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包括…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2.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3.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4.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5.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6.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不同種類的坐骨神經痛及不同年齡的病人都可以與醫生一起制定最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目標的醫治方法。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