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al blog provides education on pain, brain, stroke, spine, back pain, backpain, scoliosis, neurosurgery, neurosurgeon, , to assist you in making an informed choice or decision. 教育博客提供神經教育包括中風, 腦, 腰痛, 坐骨神經痛, 背痛, 椎間盤, 神經痛, 椎間盤突出, 神經外科,微創手術, 腦部手術, 癲癇手術, 脊椎手術, 椎間盤手術, 神經痛治療...
3/29/2016
你是那類頭痛呢?
約六成以上的人每個月會經歷至少一次頭痛,雖然沒有伴隨其他異狀,但卻不可忽略,這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表徵,像是腫瘤、血腫或腦膜炎就會因為在顱內敏感的組織中擴張或發炎而引發疼痛。你知道日常發生的頭痛種類有哪些嗎?
張力性頭痛
約佔所有頭痛者的90%,發生原因目前無法明確掌握,一般來說,患者會因為壓力增加而加重疼痛感,可能會有慢性壓抑、焦躁或者服用止痛藥過量的現象。張力性頭痛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頭痛主要沿著兩側擴散。發作時間可能是每天或間歇性,也可能持續數小時到數天時間。
張力性頭痛的治療法
必須採取保守性的治療方法,以冷敷先降低壓力,同時採用規律的運動及放鬆治療法。如果是藥物治療,必須先判斷病症屬於偶發性還是慢性,可以採用不易上癮的止痛藥劑與肌肉鬆弛劑治療。而慢性、張力性頭痛比偶發性頭痛更難治療,可能還需要加上抗憂鬱劑甚至心理治療才行。
偏頭痛
約有6% 的頭痛是屬於偏頭,偏頭痛發病的原因目前無法完全掌握。一般說來,女性比較常出現偏頭痛的毛病,約多出男性3倍的機率,這可能跟女性荷爾蒙動情素有關,尤其是30歲左右的女性更容易有這類毛病。每個月可能發作1-10次不等,每次發作時間可能持續4-24小時。
資料來源: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22/2016
水球脊椎骨折復位手術
針對脊椎骨折的治療及修復,香港八年前開始引入水球脊椎骨折復位手術(Kyphoplasty)。方法是通過背部兩個小於1釐米的傷口,將連接水球的小型金屬導管導入骨折部位,然後打漲水球,撐起壓扁了的脊骨。接着移走水球,在撐開的空間灌注骨水泥,待數分鐘後骨水泥硬化,脊骨便會重新復位、回復支撐力。
手術適用於因骨質疏鬆或腫瘤引至脊骨壓迫性骨折的患者,惟必須在骨折未硬化之前進行。相比傳統開放式手術,其好處是創傷少、復原快,可同時修補多個骨折部位,達至止痛和改善駝背的效果。患者平均24小時內便可出院,康復後可如常走動。
手術的作用是治標,要預防質疏鬆症引致的骨折,必須透過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加強運動、戒煙和避免酗酒,再配合藥物治療,從而強化骨質,減低骨折風險。
加強運動、戒煙和避免酗酒,再配合藥物治療,從而強化骨質,減低骨折風險。
參考資料: nextmedia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3/16/2016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下)
術後護理
手術後的三至六週內應避免彎腰、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病人必須定期覆診以確保系統操作正常。醫生會根據病情調節刺激度數,以達最佳效果。
日常生活的調節
- 由於強大的電磁波會影響刺激系統的操作,病人應避免使用或接近大型電動機械,如發電設備、雷達基地、高壓電線、高電壓變電所、高輸出的發射塔天線、大型立體揚聲器等等。大多數家用電器是不會影響刺激器的運作。
- 病人應避免觸摸漏電的電器。
- 機場保安系統和商店防盜門或會影響刺激器的開關,病人可出示『病人識別卡』以獲得豁免通過。
- 進行醫療檢查或診治前,(例如磁力共振掃描(MRI)、放射治療、碎石術、心臟除顫、交疊波電療(IFT)、外科手術等等),應預先告知醫務人員已裝有脊髓神經刺激器,以商議適當的治療方法。
- 病人切記不可接受透熱療法(Shortwave, Microwave, Therapeutic Ultrasound Diathermy)。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3/15/2016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上)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是治療長期慢性疼痛病症的有效方法。這療法是以外科手術,在脊髓植入電極來傳送電刺激,用以刺激神經,阻礙痛楚訊號從患處傳送至腦部,減輕疼痛感覺,從而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合適的病人
患有長期慢性疼痛病症,曾嘗試藥物或其他療法而效果不理想,經醫生臨床診斷認?適合此療法。
患有長期慢性疼痛病症,曾嘗試藥物或其他療法而效果不理想,經醫生臨床診斷認?適合此療法。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是一個完全植入於體內的系統,另配置一個病人體外調控儀器。
手術過程
刺激測試
醫生會在病人背部作局部麻醉,把電極一端插入皮下以傳送微電流至脊髓,以進行三至七天的刺激測試。如病人的疼痛感覺在期間得到改善,便可考慮進行永久植入手術。
醫生會在病人背部作局部麻醉,把電極一端插入皮下以傳送微電流至脊髓,以進行三至七天的刺激測試。如病人的疼痛感覺在期間得到改善,便可考慮進行永久植入手術。
永久植入手術
此手術要以全身麻醉進行, 把永久延伸導線及刺激器植入體內。
(續)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3/09/2016
腦血管病普查揪出計時炸彈
氣溫驟降屬發病高峰期
對高危病人來說,劇烈運動或情緒受刺激,都會誘發中風。但原來冬天亦是中風的病發高峰期,仁安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藍明權醫生指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收縮及血壓突然颯升,增加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機會!「除了已知的高危因素外,約15至30%的中風個案是跟腦出血有關。例如腦血管瘤、腦部動靜脈畸形和腦血管狹窄等腦內隱疾,就猶如腦內的「計時炸彈」,或會在無預兆的情況下爆發。」藍醫生直言,腦動脈瘤破裂的病人,有三分一未送到醫院已經死亡,三分一會有永久傷殘!
普查計劃 揪出計時炸彈
而
四十六歲的黃先生,可算是小數的幸運兒:「發病當日,我突然覺得頭痛欲裂,同時有頭暈、噁心及昏睡徵狀,需即時入院。」檢查後發現不僅頭顱內蛛網膜下出
血,腦部前交通動脈更有一個四毫米闊的動脈瘤,「醫生話動脈瘤很大機會再爆,導致第三次中風,建議我立即進行手術結紮。」成功拆彈的黃先生臭說手術後不到
一個月已完全康復,可回復正常工作!
藍醫生表示,平均每
一百人就有一至兩個患上的腦動脈瘤,確切成因未明,但估計與高血壓及吸煙有關。「其實中風並非無可避,只要透過全面的心臟及腦血管病普查,包括心電圖檢
查、心臟、頸血管及腦血管超聲波、腦部及腦血管磁力共振檢查等,有助及早偵測出潛在風險,防患未然!」研究發現,心臟問題與中風息息相關,因此心電圖檢查
在中風普查中,擔當一個重要角色。
全方位心、腦血管病評估
預防中風,首要是加強對腦血管病的關注。專家建議除了高危人士外,年過四十1的健康人士也應及早接受跨專科的心臟及腦血管病普查。一旦發現心血管或腦血管問題,亦可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有效預防中風,大大減低病發引起的殘障危機及生命危險!
建議檢查項目:
- 心電圖檢查:測試有否心律不正,讓患者可及早透過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
- 心臟超聲波:評估心臟結構、功能及心室大小,以了解心臟收縮功能及瓣膜是否正常。
- 頸血管超聲波:透過影像偵測頸血管是否收窄或阻塞,有助評估中風的風險。
- 腦血管超聲波:檢查腦部血管有否收窄或阻塞,有助評估中風的風險。
- 腦血管磁力共振(MRA):能顯示腦血管瘤、腦部動靜脈畸形和腦血管狹窄等有機會導致嚴重中風的潛在腦血管病,以減少腦出血的風險。
藍明權醫生提醒,腦動脈瘤破裂後如不及早醫治,即日再爆的機會是3%,一星期內會增至10%,而半年內再爆發中風的風險更高達60%
電腦掃描血管造影,能清楚顯示腦血管的異常情況。
「談笑用兵」口訣 急救中風
中風不單只會致命,更會引發連串後遺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市民除了要時刻留意中風警號外,還要緊記香港中風學會的「談笑用兵」口訣。
- 談:說話時突然舌頭打結、語音不清晰及語無倫次時,就要注意。
- 笑:笑時「依起棚牙」,若兩邊面頰不對稱,亦是另一種先兆。
- 用:用手用腳時有障礙。
- 兵:若出現上述疑似中風徵狀,應馬上「請救兵」,打999送院救治,以減低中風造成的死亡和傷殘風險。
參考資料: http://hk.nextmedia.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
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8/2016
Conditions contributing to low back pain
Painful conditions of the spine may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often the pain is felt elsewhere, such as in your legs or buttocks. This pain is caused by pressure placed upon the nerves that pass through your spine and extend through the rest of your body.
We’ve seen how the healthy spine works to protect its own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nerves that pass through it. We’ll now focus on some conditions that can compromise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the spine resulting in nerve compression and pain: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Spondylolisthesis
-Stenosis
Reference: www.brain-spine.com.hk/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orthopedic doctor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3/03/2016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下)
手術後覆診
1. 病人必須定期回院覆診,以確保系統操作正常。醫生會根據病情而調節刺激度數,以達到最佳效果。
2. 刺激器的電池壽命取決於個別病人所需刺激度數的強弱。當電池耗盡時,系統對症狀的控制會減弱,這時便需要更換刺激器。一般情況下,電極和延伸導線是無需更換的。
日常生活的調節
1. 由於強大的電磁波會影響刺激系統的操作,病人應避免使用或接近大型電動機械,如發電設備、雷達基地、高壓電線、高電壓變電所、高輸出的發射塔天線、大型立體揚聲器等等。
2. 大多數家用電器是不會影響刺激器的運作。
3. 病人應避免捉摸漏電的電器。
4. 機場保安系統和商店防盜門或會影響刺激器的開關,病人可出示『病人識別卡』以獲得豁免通過。
5. 進行醫療檢查或診治時,病人應切記告知醫務人員已裝有脊髓神經刺激器。
6. 病人如需要接受磁力共振 (MRI)、放射治療、碎石術、心臟除顫、交疊波電療 (FT)、外科手術時,應預先告知醫務人員已裝有脊髓神經刺激器,以商議適當的治療方法。
7. 病人切記不可接受透熱療法 (Shortwave, Microwave, Therapeutic Ultrasound Diathermy)。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3/02/2016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上)
何謂長期慢性疼痛?
長期慢性疼痛是指持續六個月或以上、藥物治療未能舒緩的痛楚。患處包括身體驅幹,四肢或腰背。這種痛楚可源自未治癒或已治療的創傷,如神經損傷疼痛、脊椎或脊髓創傷所引致的腰背痛,複合局部性疼痛症候群 (CRPS)、截肢後幻痛、腰背部手術後疼痛等。
合適的病人
1. 患有長期慢性疼痛病症
2. 已嘗試藥物或其他的治療方法而效果不理想
3. 經醫生臨床診斷為適合採用此療法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是一個完全植入於體內的系統,另配置一個病人體外調控儀器。
1. 植入體內部分:
①電極
②刺激器
③連接刺激器與電極的延伸導線
2. 體外調控部分:
包括病人程控器和醫用程控器,用於手術後控制已植入體內的裝置。
手術過程
刺激測試:
1. 醫生會在病人背部作局部麻醉,然後,在背部適當位置做一個入口,並把電極的一端插入硬膜外以傳送微電流至脊髓,進行刺激測試。此時,醫生會詢問病人患處的感覺,並重覆測試,以準確判斷此手術是否適合。
2. 若效果滿意,醫生會把電極的另一端接上暫時性延伸導線,並縫合傷口,延伸導線外露的一端會連接到一個體外測試刺激器,用以進行3至7天的刺激測試。
3. 如果病人的疼痛在測試期間能得到改善,病人便可考慮進行永久性植入手術。
外科永久性植入:
1. 醫生會為病人作全身麻醉,然後除去暫時性延伸導線,並把永久延伸導線和刺激器植入體內:。
2. 醫生會把體內的整個系統接合,並縫合手術切口。
手術後
1. 手術後的3至6周內,病人應避免彎腰、扭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2. 出院前,病人會獲發一張『病人識別卡』和一個病人程控器。『病人識別卡』用以證明體內已植入刺激器,病人須隨身攜帶,以作識別。而病人程控器是用來調節體內的刺激器,病人應小心存放。
.....續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位置:
香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