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13

腦科疾病病者易服藥過量


資料來源: orientaldaily.on.cc

服食過量防止抽筋藥物,病人輕則身體疲累,神志迷糊,嚴重者更會抑制呼吸,陷入昏迷,甚至死亡。腦外科專科醫生指出,因腦科疾病而神志不清的病人,即使服過量藥物導致不適,亦不懂得向醫護人員反映,令到事件遲遲未被揭發,對病人造成更深的傷害。

腦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出,「苯巴比妥」是防止抽筋藥物,患有癲癇症、或因腦瘤、腦部血管異常、腦創傷、中風等腦部疾病,而導致間歇性抽筋的病人,均需要長期服用防止抽筋藥物。兒童一般每次服用劑量為三十毫克;成人每次服用二百毫克已屬高劑量。

藍明權解釋,由於不知道病人原本需要服用的劑量是多少,因此難以判斷她超標服用了多少劑量藥物。不過就一般情況而言,劑量愈高,副作用便愈大。由於「苯巴比妥」有鎮靜作用,若果病人被過分鎮靜,會出現疲累、神志不清、呼吸困難等副作用,最嚴重會抑制呼吸,甚至引致死亡。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24/2013

常見的頭痛種類有哪些?

約六成以上的人每個月會經歷至少一次頭痛,雖然沒有伴隨其他異狀,但卻不可忽略,這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表徵,像是腫瘤、血腫或腦膜炎就會因為在顱內敏感的組織中擴張或發炎而引發疼痛。你知道日常發生的頭痛種類有哪些嗎?



張力性頭痛
約佔所有頭痛者的90%,發生原因目前無法明確掌握,一般來說,患者會因為壓力增加而加重疼痛感,可能會有慢性壓抑、焦躁或者服用止痛藥過量的現象。張力性頭痛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頭痛主要沿著兩側擴散。發作時間可能是每天或間歇性,也可能持續數小時到數天時間。



張力性頭痛的治療法
必須採取保守性的治療方法,以冷敷先降低壓力,同時採用規律的運動及放鬆治療法。如果是藥物治療,必須先判斷病症屬於偶發性還是慢性,可以採用不易上癮的止痛藥劑與肌肉鬆弛劑治療。而慢性、張力性頭痛比偶發性頭痛更難治療,可能還需要加上抗憂鬱劑甚至心理治療才行。



偏頭痛
約有6% 頭痛是屬於偏頭,偏頭痛發病的原因目前無法完全掌握。一般說來,女性比較常出現偏頭痛的毛病,約多出男性3​​倍的機率,這可能跟女性荷爾蒙動情素有關,尤其是30歲左右的女性更容易有這類毛病。每個月可能發作1-10次不等,每次發作時間可能持續4-24小時。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18/2013

5症狀 年輕人也會腦中風


東京電視台30歲出頭的美女主播大橋未步,今年2月時突然患輕微腦中風,讓年輕一代的上班族都感到震驚!但醫師指出,其實並非年輕就不用擔心中風,若不注意可能會變成終身遺憾。若是出現單側手腳麻痺、無法理解別人的話、講話舌頭不輪轉時,就應該到醫院檢查,以免錯過醫療的時機。

日本《AERA》雜誌報導,東京都調查發現,因腦中風急救的病例,50歲以下的比例約為3.5%,30幾歲或更年輕的病例則更少,雖然比率低,仍不可掉以輕心。

日本的名人當中,還有不少人30幾歲就腦中風。例如,今年42歲的Mr.Children主唱兼吉他手櫻井和壽曾在32歲時腦中風、今年46歲的摔角選手高山善廣曾於37歲時中風。

大橋、櫻井和高山三人的職業、體型和性別都不同,很難找出共同的原因。《AERA》在報導中,引述獨協醫科大學越谷醫院的副教授鈴木謙介的話指出,腦中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因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引起動脈硬化,進而導致腦中風,這種以高齡者居多。

此外,還有免疫系統的疾病、心律不整、藥物的副作用、偏頭痛等,這些病因都可能發生在30多歲的人身上。



通常腦中風會有前兆,平時可以自我檢查,
若出現以下的現象就要小心:


1.單側的手腳麻痺、臉的半邊麻痺。

2.無法理解別人的話、講起話來舌頭不輪轉、
  想講的話說不出口。


3.有力氣卻站不起來、走不動、走起路來搖搖晃晃。

4.單眼看不見、看東西會出現雙重影像、突然失去一半的視線。

5.前所未有的激烈頭痛、嚴重的頭昏。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www.chinatimes.com/

6/17/2013

老年痴呆症 / 阿茲海默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的腦部功能失調,並且急速的退化,變得健忙、智力衰退、性格變異及行為古怪等。患者多為女性,而且年紀愈大,發病機會愈大。65歲老人可算是高危一族,每十人便有一名患上。

老年痴呆症分為阿氏痴呆症、血管性痴呆症及其他問題導致的痴呆症。


病徵 : 主要徵狀為記憶力減退、表達能力退化、未能判斷時間及方位。同時,亦會出現行為怪異的情況、亂叫亂走、徹夜不眠等,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大小便失禁等。患者後期會變有嚴重的語言障礙,甚少開口說話,不能吞食物,更無法認出家人。


成因 : 阿氏痴呆症的成因不明,但為逐漸衰退的疾病。而血管性痴呆症則是因為腦中風及連串的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患者腦功能隨著血管梗塞而衰退。其他成因如甲狀腺分泌失調、缺乏維他命B12、腦外傷、營養不足及情緒抑鬱等,都可能引發痴呆症。

預防方法 : 多做簡單的運動,能延緩腦部退化的跡象。每天快步走一小時,吸收充足的氧份,刺激腦細胞。可多作運用手指的動作,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痴呆。

治療方法: 可以服食藥物以減輕痴呆症退化的徵狀,但大部份的退化性痴呆症都不能透過藥物治療而痊癒。患者的家人應尋求相關協助,以及學習照顧患者的技巧。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資料來源www.brain-spine.com.hk

6/13/2013

致命個案示警 釐清頸椎治療風險 [下]

 

 早求診可選保守療法

  腦神經外科醫生藍明權則表示,無論是先天性或後天性的頸椎移位,延誤醫治均可令頸椎神經及血管受壓,影響身體機能。一般如於病發初期求醫,病情尚輕時,多可先試行保守療法,以非手術方式改善病情。如部分先天性患者是因頸骨發育不當所致,若能於五歲前求醫,趕及頸部軟骨定形前治療,以支架糾正等方法,改變軟骨生長位置,可大大減低將來需要做手術糾正的機會。

後天引致頸椎移位者,則要先從致病成因作改善,例如戒除錯誤的姿勢、避免過度用力拉扯頸部,以及減少勞損等。同時還應接受物理治療或脊醫治療,盡量將頸椎移位部分復位,並進行適量強化頸椎肌肉的運動。因不具入侵性,保守治療一般風險較低。藍醫生提示,如發現經常將頭偏向一邊,且有頭痛、頸痛,即應求診。愈遲求醫要動手術的機會愈高,治療難度亦相應大增。



  詳加考慮利弊輕重

假若保守治療未見成效,病情過於嚴重或因太遲才求醫,不宜接受保守治療,則要考慮以手術處理,維持關節穩定,以免不穩的骨骼壓逼到神經或血管。對於手術風險問題,藍醫生認為,任何手術均有其風險,術前醫生必須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衡量手術的利弊,以及跟不施術的風險作比較,認為利遠超於弊,才會建議進行手術。頸椎關節手術失敗,雖然有可能誤傷神經線、壓逼到腦部供血血管,影響活動能力,甚至損及腦部供氧而致命,風險甚大,但亦應注意,如病況嚴重者,病情不斷惡化最終也有可能因神經不斷受壓逼,因而造成呼吸困難、癱瘓,甚或死亡。

  另單就手術難度而言,頸椎由於重量負擔較胸椎、脊椎為低,因此施術時要關注的事項不及後兩者那麼多,故不屬極困難的手術,但藍醫生強調,每個病人的病情各異,不同節數的頸椎出問題,其風險也不盡相同,故難以一概而論。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11/2013

致命個案示警 釐清頸椎治療風險 [上]



屯門醫院病童於頸椎手術後不幸離世,令人再次關注頸椎治療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的成效和潛在風險。此外,日前則有港民因感頸脊痠痛,接受美容院提供的頸部按摩時受傷。
專家表示,由於頸部的神經、血管密集,胡亂按壓非但不可改善問題,反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害。故應尋求正規治療,依病情及按照風險評估,進行合適的手術或非手術療程。
  


可損及器官功能

  頸椎為連接腦部與其他器官、四肢的重要橋梁,匯聚大量的神經及血管,因此一旦出現移位、接合不當或受創,均可損及器官功能,甚至人體活動能力。脊骨神經科醫生林嘉慧指,頸椎移位可依成因分為先天與後天兩大類,前者多數為先天骨骼發育異常,如硬度不足、頸椎骨黏連等,後天則可能因姿勢不正確、過度勞損,或年齡增長而出現退化所致。


另部分嬰兒出生時,孕婦於生產過程中過度用力,也有可能令嬰孩頸椎肌肉受損,間接令頸椎出現移位傾向。頸椎移位初期,患者會有頭痛、頸痛,或不自覺的將頭偏向一旁,如不及時治理,可繼而出現四肢痠軟及麻痹,嚴重者甚至可以令四肢活動能力下降。




  未必須進行手術

  林醫生又指出,無論是先天或後天頸椎移位,脊醫均會詳細檢查其成因,有需要時會以「手法治療」,將移位的部分慢慢回復正常位置。由於頸椎移位問題多同時涉及肌肉,故部分情況下,必須以輔助儀器如整脊槍,配合調整組織。風險方面,因為手法治療不具入侵性,故治療風險極低,根據過往歐美的相關研究,接受脊醫手法治療而受傷的風險,相對於在髮型屋洗頭時受傷的風險更低。當然如病情嚴重,手法治療多未必能將問題完全根治,但臨床證明多數也可減輕,甚至消除頭痛、頸痛等徵狀。惟必須提醒患者忌操之過急,「部分人經過一、兩次治療後即自行停止療程,故難以大幅改善問題,需要有耐心完成治療方可達最佳療效。」林醫生強調。(續)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05/2013

腰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 Coflex, 的研究報告


日期:2012年3月21 - 23日
來源:國際先進脊椎手術學會



在今年三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三日舉行的「國際先進脊椎手術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pine Surgery (ISASS)的周年會議上,多位醫學專家發表了關於腰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Coflex的研究報告。

美國紐約的Dr. Joshua Auerbach 憑著發表關於腰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Coflex “Coflex® Interlaminar Stabilization Compared to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for Spinal Steno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Two-year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DE Trial” 贏得 2012 Kostiuk 最具創意大獎。這個在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監督下在美國21間醫院共同進行的醫學研究,招募了219名患有腰椎間管狹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或腰椎脊椎移位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引至背痛的病人。研究員隨機把這些病人分成兩組。一組(73名)病人接受傳統的治療方法,即後脊椎融合手術。另一組(146名)病人接受較新的腰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Coflex植入手術。傳統的脊椎融合手術需要把兩節雙連的脊椎骨用椎弓根鏍絲固定。而較新的Coflex植入手術,會於兩節雙連的脊椎骨的椎板和棘突間放置鈦金屬彈彉Coflex,目的在減少椎間盤和小面關節的壓力,但保持脊椎之間的活動能力。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Coflex手術的病人較接受融合手術的病人,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較短,和失血較少。經過超過兩年的跟進,兩組病人病情都有改善,但接受Coflex的病人背痛和腳痛(lower VAS and ODI score) 明顯較接受融合手術的病人少。同美國FDA較嚴格的成功治愈的標準計算,接受Coflex一組的病人成功率較接受融合手術的一組明顯高(66.4% 和59.7%的分別)。而且,研究發現,接受Coflex一組鄰近關節活動正常。 而曾經接受融合手術的關節對上的一個關節,活動的角度 (3.8 Vs 6.4 deg) 和前後移動的幅度 (0.78 Vs 1.15 mm) 都較正常明顯增加。這顯示當一個關節融合後鄰近關節會受到更大的壓力。實際上,接受融合手術的病人兩年內鄰近關節需要接受其他手術的機會明顯較接受Coflex手術的病人高。



此研究顯示“Coflex腰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植入手術” 應用於腰椎間管狹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或腰椎脊椎移位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引至背痛的病人,較傳統的融合手術更安全、有效、並能減少鄰近關節需要接受其他手術的機會。

在ISASS2012發表的另一個關於Coflex植入手術的研究,由德國Dr. R. Beragonli進行。他研究170名患有腰椎間管狹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或輕度腰椎脊椎移位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全部病人都接受Coflex手術,而跟進時間有超過四年。病人年齡介乎35-86歲。其中122 名病人接受單一關節Coflex手術;手術的位置為: L2/3 (4%), L3/4 (22.2%), L4/5 (71.4%), L5/S1 (2%). 48 名病人同一時間接受多過一個關節Coflex手術;手術的位置為:L2/3-L3/4 (26.7%), L3/4-L4/5 (67.3%), L4/5-L5/S1 (2%), L4/5-L5/L6 (2%) 和 L2-L3 (2%). 手術後12個月和24個月時87%的病人滿意或非常滿意病情的改善。而跟進時間達36及48個月的病人全部滿意病情的改善。

總結包括這兩個由美國和歐洲及其他地區關於Coflex椎板間動態內固定儀器的研究,都顯示Coflex手術是安全有效治療腰椎間管狹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或腰椎脊椎移位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的方法。較傳統利用鏍絲的後脊椎融合手術有很多明顯的好處。而且治療成效持久。




資料來源: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6/03/2013

香港微創手術治療腦膠質瘤

腦膠質瘤


→腦部原發性腫瘤
→惡性級別分頖﹝WHO
1        級是纖維性星形細胞瘤
2        級是良性膠質瘤
3        級是惡性膠質瘤
4     級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瘤症狀
腦腫瘤對病人的影響主要是腫瘤壓著或侵蝕腦部或神經線而造成以下症狀:
l   頭痛、噁心、頭暈
l   手腳無力和麻木
l   視力、聽覺、語言、記憶能力變差



診斷膠質瘤

如上述的症狀,便要用以下方法確診:
1            磁共振掃描MRI scan
n   需打顯影針前和後的對比
n   影象清晰:能顯示腦部腫瘤、相連的神經線和血管的位置
2            電腦掃描CT scan
n   需打顯影針前和後的對比
n   可以確診有沒有腦部腫瘤,但未必能看到細緻如神經線和血管的位置。
n   治療前可能要進行其他掃描




治療膠質瘤目標
n   消除壓著腦部或神經線所引起的症狀
n   防止腫瘤變大或變成惡性腫瘤引至病人受到影響
n   治療腫瘤引發的併發症: 癲癇, 頭痛


治療膠質瘤方法及成效
l   治療方法﹝一種或多種方法結合﹞
Ÿ   藥物,手術,放射治療,放射外科


手術治療腦膠質瘤
n   有效及直接移除腫瘤的方法
n   可以根治腫瘤
n   可以為腦及神經線減壓
n   減少癲癇和頭痛
n   手術可以治療不同大小的腫瘤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