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018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下)








術後護理

手術後的三至六週內應避免彎腰、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病人必須定期覆診以確保系統操作正常。醫生會根據病情調節刺激度數,以達最佳效果。





日常生活的調節






  • 由於強大的電磁波會影響刺激系統的操作,病人應避免使用或接近大型電動機械,如發電設備、雷達基地、高壓電線、高電壓變電所、高輸出的發射塔天線、大型立體揚聲器等等。大多數家用電器是不會影響刺激器的運作。

  • 病人應避免觸摸漏電的電器。

  • 機場保安系統和商店防盜門或會影響刺激器的開關,病人可出示『病人識別卡』以獲得豁免通過。

  • 進行醫療檢查或診治前,(例如磁力共振掃描(MRI)、放射治療、碎石術、心臟除顫、交疊波電療(IFT)、外科手術等等),應預先告知醫務人員已裝有脊髓神經刺激器,以商議適當的治療方法。

  • 病人切記不可接受透熱療法(Shortwave, Microwave, Therapeutic Ultrasound Diathermy)。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資料來源: 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12/2018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上)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是治療長期慢性疼痛病症的有效方法。這療法是以外科手術,在脊髓植入電極來傳送電刺激,用以刺激神經系統,阻礙痛楚訊號從患處傳送至腦部,減輕疼痛感覺,從而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何謂長期慢性疼痛?


長期慢性疼痛是指持續六個月或以上、藥物治療未能舒緩的痛楚。患處包括身體驅幹,四肢或腰背。這種痛楚可源自未治癒或已治療的創傷,如神經損傷疼痛、脊椎或脊髓創傷所引致的腰背痛,複合局部性疼痛症候群 (CRPS)、截肢後幻痛、腰背部手術後疼痛等。

 
合適的病人
1. 患有長期慢性疼痛病症
2. 已嘗試藥物或其他的治療方法而效果不理想
3. 經醫生臨床診斷為適合採用此療法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

脊髓神經刺激療法系統是一個完全植入於體內的系統,另配置一個病人體外調控儀器。

1. 植入體內部分:
①電極
②刺激器
③連接刺激器與電極的延伸導線

2. 體外調控部分:
包括病人程控器和醫用程控器,用於手術後控制已植入體內的裝置。

手術過程

刺激測試:

1. 醫生會在病人背部作局部麻醉,然後,在背部適當位置做一個入口,並把電極的一端插入硬膜外以傳送微電流至脊髓,進行刺激測試。此時,醫生會詢問病人患處的感覺,並重覆測試,以準確判斷此手術是否適合。

2. 若效果滿意,醫生會把電極的另一端接上暫時性延伸導線,並縫合傷口,延伸導線外露的一端會連接到一個體外測試刺激器,用以進行3至7天的刺激測試。

3. 如果病人的疼痛在測試期間能得到改善,病人便可考慮進行永久性植入手術。

外科永久性植入:

1. 醫生會為病人作全身麻醉,然後除去暫時性延伸導線,並把永久延伸導線和刺激器植入體內:。

2. 醫生會把體內的整個系統接合,並縫合手術切口。

手術後

1. 手術後的3至6周內,病人應避免彎腰、扭動身體、牽拉或提舉重物。隨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恢復正常生活。

2. 出院前,病人會獲發一張『病人識別卡』和一個病人程控器。『病人識別卡』用以證明體內已植入刺激器,病人須隨身攜帶,以作識別。而病人程控器是用來調節體內的刺激器,病人應小心存放。

.....續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07/2018

患脫髓鞘疾病 冷熱不分無故刺痛

芷妍患上的罕見病「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s),是神經系統疾病一種,分先天性及後天性,全球每1,000人約有1人有機會患上先天性脫髓鞘疾病,原因未明,暫時無法根治;最常見的後天性脫髓鞘疾病則較多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約有一至兩成會引發此病。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每條幼細的神經線都有髓鞘(myelin)保護,當髓鞘細胞脫落,神經線沒有保護下,就會影響訊息傳遞效能,脫髓鞘疾病會影響腦部、脊髓或周邊神經的神經線。視乎影響哪組神經線,病者會出現不同種類的症狀,例如若影響活動神經細胞,會令患者手腳活動有困難,手腳無力,甚至肌肉不受控制出現痙攣、抽搐等;但若專責「感覺」的神經細胞受該病影響,會麻木、喪失感覺,例如冷熱不分及感覺不到季節變化,有時某些部位則過度敏感,沒來由的觸發刺痛、神經痛,飽受煎熬。

若病況輕微,患者只是感覺上或活動上較差,但仍可應付日常生活,但最嚴重者可能喪失自理能力,要坐輪椅或用呼吸機協助。有些嚴重個案,若患者負責心跳、呼吸、腸臟活動的自主神經細胞受疾病影響,可能會心跳紊亂、腸臟蠕動欠佳引致便秘、大小便失禁,且該病可同時影響幾組神經。

醫生首先會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有否其他引發疾病的原因;第二步進行臨床身體檢查,包括病人活動能力、身體感覺能力,以及驗血;第三,進行磁力共振測試病人的神經線有否受壓,以及進行神經線傳導測試,檢查神經線或神經末梢是否出現問題。部份病人需要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其他內分泌情況。

該病成因分為先天性遺傳因子問題,或後天免疫系統失調,令自己身體攻擊破壞髓鞘細胞,或由外來疾病如病毒感染、內分泌問題,包括甲狀線、風濕性疾病,都會引發破壞神經細胞的疾病。患先天性脫髓鞘疾病的機會是千分之一,暫無藥根治。藍明權解釋:「脫髓鞘疾病講數量可以好多,最常見係糖尿病引起嘅脫髓鞘疾病,糖尿病患病約有一至兩成會引發此病。」他表示,若找到發病原因,醫治源頭是可以痊癒的,如內分泌疾病引起,可以調理內分泌;如免疫系統疾病引起,可施抗免疫藥。

對先天性患者的治療,如出現痛症,則施藥減少痛楚;肌肉痙攣或乏力,會協助病人做物理治療拉筋,施藥放鬆肌肉。而貝可芬這藥物可減少肌肉收縮及痙攣的問題,輕微患者可口服,嚴重痙攣患者影響手腳協調,須將藥物注射入脊髓附近,如需要不停注射,便要在病人體內置入一個電泵,放入藥水,電泵會24小時將微量藥水泵入病人脊髓附近,令患者放鬆肌肉。

電泵儲存的藥水每次可用約一周,當藥水將近用完,電泵會發出指示,病人就要找醫生加藥入電泵。電泵的電力可維持數年,當電力耗盡就要整個電泵更換。電泵外型與心臟起搏器相似,「一個盒咁放喺皮下,換時要開皮膚更換。」

藍醫生續稱,脫髓鞘疾病需要全面治療,包括藥物、物理治療,因為傷殘影響,病人需要別人照顧,如社工、家居護理協助。此外,這屬於比較長期的病患,病人或需要心理輔導,協助他適應日常生活。


脫髓鞘疾病簡介:
發病率:一千分之一,有一至兩成糖尿病人會引發此病
病因: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後天性可因免疫系統失調、病毒感染、內分泌引發
病徵:視乎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出現痙癴、喪失感覺或過度敏感、心跳紊亂、便秘甚至失禁
確診方法: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臨床身體檢查;磁力共振測試、神經線傳導測試;部份病人須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內分泌情況
治療方法:先天性患者暫無法根治,須長期治療;後天性患病可針對源頭治療便可痊癒















參考資料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0613/5521941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