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7

坐骨神經痛即係骨痛?



坐骨神經痛原因有許多,凡可造成坐骨神經刺激或壓住神經線均可導致。最常見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腰椎骨刺腰椎滑脫等等。坐骨神經必需靠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才能確定診斷。其中磁力共振素描比電腦素描更能清晰顯示神經線的狀態。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包括…

1. 疼痛從臀部開始蔓延至大腿後面及小腿,並帶有麻痺感,如果情況嚴重,更會使下肢肌肉無力,影響病人行動
2. 出現如電擊的針刺痛楚,突發或持續的劇痛
3. 疼痛部位尤其是臀部、大腿及小腿一觸即痛
4. 下半身就好像有一條橡筋被硬拉到腿部般
5. 痛得難以入睡,影響日常的工作及活動
6. 而當要坐下、咳嗽、打噴嚏、用力甚至笑的時候,痛楚還會加劇

不同種類的坐骨神經痛及不同年齡的病人都可以與醫生一起制定最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目標的醫治方法。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9/2017

追蹤頑固背痛的源頭 (下)


3.    肌肉酸痛可引致背痛

有50%的背痛與肌肉和相連的筋腱有關。每塊肌肉都是由過百條的肌肉纖維所組成的,肌肉問題往往與扭傷、過量及過度用力有關。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徵狀包括:肌肉僵硬、繃緊、痠痛,尤其運動後會痛,休息睡眠過後,痛楚減輕甚至消失。

運動重點:經常做運動的人容易發生肌肉勞損,運動前熱身和適當的肌肉按摩很重要,在運動以外也要做一些伸展肌肉的運動,令肌肉鬆弛、柔軟起來,避免肌肉過勞。

背痛的診治

藍明權醫生補充,如有腰痠背痛,不妨根據徵狀初步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嚴重的患者最好是請教醫生作診斷,醫生進行臨床檢查可確診患者的背痛源頭。

有些藥物幫助治療背痛,如止痛藥紓緩痛楚;關節消炎止痛藥物減輕關節炎症兼保護軟骨,但長期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另有減少關節發炎的補充劑,副作用相對少。還有介入性治療,利用射頻產生的熱力解決小面關節和椎間盤痛。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2/2017

追蹤頑固背痛的源頭 (上)

在香港,粗糙估計超過90%的人曾試過背痛。

背痛只是症狀的統稱,其實有很多成因,每種成因有不同徵狀、治療對案,包括做針對性運動,如果做錯運動,分分鐘有害無利,傷上加傷,痛上加痛。

1.    小面關節受壓背痛

頑固背痛最常見分為3種:小面關節痛、椎間盤痛、肌肉筋腱痛。先說小面關節痛,臨床上有15%-40%的背痛與小面關節痛有關,它位於脊椎每節椎骨後側,跟另一節椎骨有接觸,作用是控制脊椎之間的相對穩定性。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解釋:「經常轉動腰部,做重複性動作,令小面關節經常受到過度壓力,軟骨受到磨蝕及產生退化。發病部位主要在腰背,有時去到盤骨,但不會延伸至腳部。」

患者的背脊後面冤痛,類似風濕關節的痛,睡醒後腰部僵硬,要活動一陣子才回復正常,尤其是做向前彎腰的動作,腰痛便紓緩。但向後彎腰,會痛多一點。運動員因經常要轉動腰部,做重複性動作,軟骨收到磨蝕。如做瑜伽時,腰彎向後面的壓力增加百分之三、四十。經常搬重物,都會令小面關節受壓。

運動重點:如確定背痛由小面關節引起,宜多做一些動作緩慢及柔軟的運動如拉筋、太極、水中運動,因為動作緩慢,不會使到關節重複磨擦,同時有訓練肌肉的作用。脊骨有肌肉的支撑,可避免關節磨擦或扭傷。千萬不要做急速扭動動作,會使關節嚴重地磨擦。

2.    背痛因椎間盤而起

有25%-35%的背痛與椎間盤有關。椎間盤位於每節脊椎之間,有軟骨構成,中央有一個髓核,周邊具強韌之纖維環;椎間盤有緩衝壓力的功能。「運動創傷會導致韌帶撕裂,椎間盤受傷,患者發病位置在腰部,有時去到盤骨,不會延伸至腳部。

當咳嗽、打噴嚏、用力時,會增加椎間盤的壓力,帶來痛楚。早上起床不會僵硬,隨着時間過去,愈站得耐和愈坐得耐,椎間盤受壓增加,便會愈來愈痛,一般到下午放工後特別痛。向前彎腰,椎間盤受力,會痛多一點。

運動重點:椎間盤痛多發生在姿勢不良的上班族,他們要強化腹肌和腰肌,提升對脊椎支撑的力量,幫助減輕椎間盤的負擔,平時可多做一些向後伸展的動作,減少椎間盤受壓。

.......續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06/2017

硬膜外類固醇注射: 藥物安全 –具罕有嚴重神經系統問題




問題: 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 警告脊椎硬膜外類固醇注射有機會引致罕有但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失明、中風、癱瘓、甚至麻痺。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用於治療頸、背痛及四肢痛楚擴散。硬膜外類固 醇注射的成效及安全性仍未確認,因此硬膜外類固醇注射不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認可作以上用途。

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要求產品加上警告標示以解釋注射該藥物的風險。

背 景: 為增加醫護人員對硬膜外類固醇注射風險的認知,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的Safe Use Initiative 由不同的專家組成,包括痛症治療專家等,改善治療的技術,減低治療的風險,專家小組有共識後便會發表結果。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會於2014年年尾舉辦諮 詢委員會會議,討論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的成效及風險,以及FDA 相應的措施。

建議: 患者應向醫護人員了解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的成效及風險,以及其他相關的治療。



參考資料: http://www.fda.gov/safety/medwatch/safetyinformation/safetyalertsforhumanmedicalproducts/ucm394530.ht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