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ny的母親踩單車遇意外,一度昏迷要入ICU(深切治療部)並接受開腦手術。在Jinny寫給弟弟的信中提及母親意外後曾嚷著自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腦受創較嚴重的病人確有機會患上創傷後遺症:「例如曾經昏迷或腦出血,都會損壞腦細胞,令腦細胞少咗。腦部係記憶同思考嘅總部,細胞少咗自然會影響功能。如果病人一向活躍,但意外後發現自己表達能力差咗,想做嘅嘢做唔到,係會令佢情緒低落,而且腦部受創後,有機會經常頭暈同頭痛,亦會令病人唔開心。」藍醫生表示病人需了解自己更多:「如果問題嚴重,醫生會開啲藥令病人情緒好啲。病人屋企人一定要畀多啲耐性,多啲同佢傾偈,等病人慢慢康復。」
參考資料: http://the-sun.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Educational blog provides education on pain, brain, stroke, spine, back pain, backpain, scoliosis, neurosurgery, neurosurgeon, , to assist you in making an informed choice or decision. 教育博客提供神經教育包括中風, 腦, 腰痛, 坐骨神經痛, 背痛, 椎間盤, 神經痛, 椎間盤突出, 神經外科,微創手術, 腦部手術, 癲癇手術, 脊椎手術, 椎間盤手術, 神經痛治療...
3/27/2018
3/21/2018
面神經炎- 面神經麻痹, 面部肌肉癱瘓
面神經炎,又稱面神經麻痹或面部肌肉癱瘓。面神經炎病發突然,主要因為面神經非化膿性炎症而引起,是腦神經病最常見的疾病。
病徵
患者在發病前幾天可能會感到耳痛。發病時,早上起來發覺嘴角歪斜,流口水。耳後及面部疼痛,面部肌肉癱瘓,進食、說話、漱口等有困難。同時患者的額紋會消失,不能閉目流淚。
參考資料: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15/2018
脊椎的結構
脊椎的結構
- 脊柱由三十三節脊骨組成,包括七塊頸椎、十二塊胸椎、五塊腰椎、五塊融合的薦椎及四塊已融合的尾骨,用作支撐人的身體及保護脊髓。
- 上部的七節頸椎骨由纖維軟骨(椎間盤)分隔,可有助吸收活動時所產生的震盪,容許頸部作出不同的活動。
- 脊骨中空位置是脊髓神經,經椎間孔穿出椎管後,形成大大小小的神經分支,並分佈於頸背、胸腹及四肢,使身體產生感覺及進行各種活動。
甚麼是椎間盤病變
椎間盤病變可是由創傷、長期勞損或退化而致。在本港,約三至四成超過四十歲人士患有頸椎間盤病變,而且人數隨年齡增加。當[患者在頸部區域的椎間盤的「核質」膨脹或「外環」破裂時便會對一條或多條神經以至脊髓產生壓力,引起頸部或手部的疼痛。
突出的椎間盤甚至會引發不同形狀的骨質,即骨刺,在其周圍產生,增加對神經所產生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痛楚。
若已接受非創傷性的治療後,如藥物或物理治療,仍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7/2018
你是那類頭痛呢?
約六成以上的人每個月會經歷至少一次頭痛,雖然沒有伴隨其他異狀,但卻不可忽略,這可能是一些嚴重疾病的表徵,像是腫瘤、血腫或腦膜炎就會因為在顱內敏感的組織中擴張或發炎而引發疼痛。你知道日常發生的頭痛種類有哪些嗎?
張力性頭痛
約佔所有頭痛者的90%,發生原因目前無法明確掌握,一般來說,患者會因為壓力增加而加重疼痛感,可能會有慢性壓抑、焦躁或者服用止痛藥過量的現象。張力性頭痛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頭痛主要沿著兩側擴散。發作時間可能是每天或間歇性,也可能持續數小時到數天時間。
張力性頭痛的治療法
必須採取保守性的治療方法,以冷敷先降低壓力,同時採用規律的運動及放鬆治療法。如果是藥物治療,必須先判斷病症屬於偶發性還是慢性,可以採用不易上癮的止痛藥劑與肌肉鬆弛劑治療。而慢性、張力性頭痛比偶發性頭痛更難治療,可能還需要加上抗憂鬱劑甚至心理治療才行。
偏頭痛
約有6% 的頭痛是屬於偏頭,偏頭痛發病的原因目前無法完全掌握。一般說來,女性比較常出現偏頭痛的毛病,約多出男性3倍的機率,這可能跟女性荷爾蒙動情素有關,尤其是30歲左右的女性更容易有這類毛病。每個月可能發作1-10次不等,每次發作時間可能持續4-24小時。
資料來源: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3/01/2018
患脫髓鞘疾病 冷熱不分無故刺痛
芷妍患上的罕見病「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s),是神經系統疾病一種,分先天性及後天性,全球每1,000人約有1人有機會患上先天性脫髓鞘疾病,原因未明,暫時無法根治;最常見的後天性脫髓鞘疾病則較多由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患者約有一至兩成會引發此病。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每條幼細的神經線都有髓鞘(myelin)保護,當髓鞘細胞脫落,神經線沒有保護下,就會影響訊息傳遞效能,脫髓鞘疾病會影響腦部、脊髓或周邊神經的神經線。視乎影響哪組神經線,病者會出現不同種類的症狀,例如若影響活動神經細胞,會令患者手腳活動有困難,手腳無力,甚至肌肉不受控制出現痙攣、抽搐等;但若專責「感覺」的神經細胞受該病影響,會麻木、喪失感覺,例如冷熱不分及感覺不到季節變化,有時某些部位則過度敏感,沒來由的觸發刺痛、神經痛,飽受煎熬。
若病況輕微,患者只是感覺上或活動上較差,但仍可應付日常生活,但最嚴重者可能喪失自理能力,要坐輪椅或用呼吸機協助。有些嚴重個案,若患者負責心跳、呼吸、腸臟活動的自主神經細胞受疾病影響,可能會心跳紊亂、腸臟蠕動欠佳引致便秘、大小便失禁,且該病可同時影響幾組神經。
醫生首先會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有否其他引發疾病的原因;第二步進行臨床身體檢查,包括病人活動能力、身體感覺能力,以及驗血;第三,進行磁力共振測試病人的神經線有否受壓,以及進行神經線傳導測試,檢查神經線或神經末梢是否出現問題。部份病人需要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其他內分泌情況。
該病成因分為先天性遺傳因子問題,或後天免疫系統失調,令自己身體攻擊破壞髓鞘細胞,或由外來疾病如病毒感染、內分泌問題,包括甲狀線、風濕性疾病,都會引發破壞神經細胞的疾病。患先天性脫髓鞘疾病的機會是千分之一,暫無藥根治。藍明權解釋:「脫髓鞘疾病講數量可以好多,最常見係糖尿病引起嘅脫髓鞘疾病,糖尿病患病約有一至兩成會引發此病。」他表示,若找到發病原因,醫治源頭是可以痊癒的,如內分泌疾病引起,可以調理內分泌;如免疫系統疾病引起,可施抗免疫藥。
對先天性患者的治療,如出現痛症,則施藥減少痛楚;肌肉痙攣或乏力,會協助病人做物理治療拉筋,施藥放鬆肌肉。而貝可芬這藥物可減少肌肉收縮及痙攣的問題,輕微患者可口服,嚴重痙攣患者影響手腳協調,須將藥物注射入脊髓附近,如需要不停注射,便要在病人體內置入一個電泵,放入藥水,電泵會24小時將微量藥水泵入病人脊髓附近,令患者放鬆肌肉。
電泵儲存的藥水每次可用約一周,當藥水將近用完,電泵會發出指示,病人就要找醫生加藥入電泵。電泵的電力可維持數年,當電力耗盡就要整個電泵更換。電泵外型與心臟起搏器相似,「一個盒咁放喺皮下,換時要開皮膚更換。」
藍醫生續稱,脫髓鞘疾病需要全面治療,包括藥物、物理治療,因為傷殘影響,病人需要別人照顧,如社工、家居護理協助。此外,這屬於比較長期的病患,病人或需要心理輔導,協助他適應日常生活。
脫髓鞘疾病簡介:
發病率:一千分之一,有一至兩成糖尿病人會引發此病
病因: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後天性可因免疫系統失調、病毒感染、內分泌引發
病徵:視乎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出現痙癴、喪失感覺或過度敏感、心跳紊亂、便秘甚至失禁
確診方法: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臨床身體檢查;磁力共振測試、神經線傳導測試;部份病人須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內分泌情況
治療方法:先天性患者暫無法根治,須長期治療;後天性患病可針對源頭治療便可痊癒
參考資料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0613/5521941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每條幼細的神經線都有髓鞘(myelin)保護,當髓鞘細胞脫落,神經線沒有保護下,就會影響訊息傳遞效能,脫髓鞘疾病會影響腦部、脊髓或周邊神經的神經線。視乎影響哪組神經線,病者會出現不同種類的症狀,例如若影響活動神經細胞,會令患者手腳活動有困難,手腳無力,甚至肌肉不受控制出現痙攣、抽搐等;但若專責「感覺」的神經細胞受該病影響,會麻木、喪失感覺,例如冷熱不分及感覺不到季節變化,有時某些部位則過度敏感,沒來由的觸發刺痛、神經痛,飽受煎熬。
若病況輕微,患者只是感覺上或活動上較差,但仍可應付日常生活,但最嚴重者可能喪失自理能力,要坐輪椅或用呼吸機協助。有些嚴重個案,若患者負責心跳、呼吸、腸臟活動的自主神經細胞受疾病影響,可能會心跳紊亂、腸臟蠕動欠佳引致便秘、大小便失禁,且該病可同時影響幾組神經。
醫生首先會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有否其他引發疾病的原因;第二步進行臨床身體檢查,包括病人活動能力、身體感覺能力,以及驗血;第三,進行磁力共振測試病人的神經線有否受壓,以及進行神經線傳導測試,檢查神經線或神經末梢是否出現問題。部份病人需要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其他內分泌情況。
該病成因分為先天性遺傳因子問題,或後天免疫系統失調,令自己身體攻擊破壞髓鞘細胞,或由外來疾病如病毒感染、內分泌問題,包括甲狀線、風濕性疾病,都會引發破壞神經細胞的疾病。患先天性脫髓鞘疾病的機會是千分之一,暫無藥根治。藍明權解釋:「脫髓鞘疾病講數量可以好多,最常見係糖尿病引起嘅脫髓鞘疾病,糖尿病患病約有一至兩成會引發此病。」他表示,若找到發病原因,醫治源頭是可以痊癒的,如內分泌疾病引起,可以調理內分泌;如免疫系統疾病引起,可施抗免疫藥。
對先天性患者的治療,如出現痛症,則施藥減少痛楚;肌肉痙攣或乏力,會協助病人做物理治療拉筋,施藥放鬆肌肉。而貝可芬這藥物可減少肌肉收縮及痙攣的問題,輕微患者可口服,嚴重痙攣患者影響手腳協調,須將藥物注射入脊髓附近,如需要不停注射,便要在病人體內置入一個電泵,放入藥水,電泵會24小時將微量藥水泵入病人脊髓附近,令患者放鬆肌肉。
電泵儲存的藥水每次可用約一周,當藥水將近用完,電泵會發出指示,病人就要找醫生加藥入電泵。電泵的電力可維持數年,當電力耗盡就要整個電泵更換。電泵外型與心臟起搏器相似,「一個盒咁放喺皮下,換時要開皮膚更換。」
藍醫生續稱,脫髓鞘疾病需要全面治療,包括藥物、物理治療,因為傷殘影響,病人需要別人照顧,如社工、家居護理協助。此外,這屬於比較長期的病患,病人或需要心理輔導,協助他適應日常生活。
脫髓鞘疾病簡介:
發病率:一千分之一,有一至兩成糖尿病人會引發此病
病因: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後天性可因免疫系統失調、病毒感染、內分泌引發
病徵:視乎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出現痙癴、喪失感覺或過度敏感、心跳紊亂、便秘甚至失禁
確診方法: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發病時序、臨床身體檢查;磁力共振測試、神經線傳導測試;部份病人須驗血檢查遺傳因子及內分泌情況
治療方法:先天性患者暫無法根治,須長期治療;後天性患病可針對源頭治療便可痊癒
參考資料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0613/5521941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