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6

腦科疾病病者易服藥過量


服食過量防止抽筋藥物,病人輕則身體疲累,神志迷糊,嚴重者更會抑制呼吸,陷入昏迷,甚至死亡。腦外科專科醫生指出,因腦科疾病而神志不清的病人,即使服過量藥物導致不適,亦不懂得向醫護人員反映,令到事件遲遲未被揭發,對病人造成更深的傷害。

腦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出,「苯巴比妥」是防止抽筋藥物,患有癲癇症、或因腦瘤、腦部血管異常、腦創傷、中風等腦部疾病,而導致間歇性抽筋的病人,均需要長期服用防止抽筋藥物。兒童一般每次服用劑量為三十毫克;成人每次服用二百毫克已屬高劑量。

藍明權解釋,由於不知道病人原本需要服用的劑量是多少,因此難以判斷她超標服用了多少劑量藥物。不過就一般情況而言,劑量愈高,副作用便愈大。由於「苯巴比妥」有鎮靜作用,若果病人被過分鎮靜,會出現疲累、神志不清、呼吸困難等副作用,最嚴重會抑制呼吸,甚至引致死亡。

 

 

資料來源: orientaldaily.on.cc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20/2016

「神奇小子」同患腦癱 破百米殘奧會

瑨瑨患有腦癱,成長路上滿是荊棘,但母親不離不棄全力照顧令人感動,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現時本港每千名新生兒中約有1至1.5名新生兒患上此症。本港著名傷殘運動員蘇樺偉亦是腦癱患者,現年35歲的他天生患痙攣及弱聽,但透過後天訓練和自身努力,由1996至2012年先後代表香港出席5屆傷殘奧運會,至今仍是香港男子100米及200米傷殘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被稱「神奇小子」。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腦癱(Cerebral palsy)又稱腦麻痹,一般是指幼嬰在出生過程中出現腦缺氧導致腦部功能受損,如出生前在母體受疾病感染、生產過程中胎兒因臍帶下垂及繞頸導致臍帶供血中斷令嬰兒窒息;或胎兒體型過大或體重太輕或早產兒等因素,都可能引致幼嬰出生時缺氧窒息導致腦細胞受損,甚至壞死。


藍明權指出,腦癱嬰兒發育較同齡嬰兒緩慢,其腦部出現萎縮,較同齡嬰兒細小。不過他指出,由出生至5歲是兒童腦部發育期,大部份腦癱病童的腦部可繼續發育,加上透過後天物理治療和訓練改善手腳協調能力,但個別嚴重腦癱病童則可能出現手腳癱瘓,長大後亦需家人照顧。


另有腦科醫生指,最常見腦麻痺類型是痙攣型、徐動型及混合型,有部份腦麻痺幼童智力正常,但因肌肉張力不正常,令姿勢及動作協調困難,個別病童會出現視覺、聽覺、語言溝通及智能與學習等障礙,建議病童接受診斷和評估有助安排適當治療、教育及支援。孩子可透過物理、職業、言語等治療及使用輔助復康器材提升活動和自理能力。










參考資料: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1212/5603482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9/2016

患腦瘤「凍齡」少年盼發育

患罕見腦瘤的希仔,因生長激素分泌受影響令現年18歲的他身高停留在13歲那年,至今未長喉核生鬚,更因童聲被當女士。身材矮小感到自卑的他大半年前注射自費生長激素針藥後長高8吋,現時有5呎4吋高,雖然外貌仍「凍齡」,但他盼重新發育,做回正常男孩。


童聲被當女士


「我係全班最矮,由小學一年級到中四,我都排第一!」讀大專的希仔有一姊一弟,8歲讀小三時頭痛失眠,加上「大細眼」求醫揭發有良性腫瘤壓住腦下垂體,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後卻因生長激素分泌受影響致生長緩慢,自13歲起停止長高,今年初只有4呎4吋高。


身形矮小又未變聲常遇尷尬事,暑假去動漫展便多次被查身份證,「排隊又問、試玩又問、攞禮物又問」。更激氣是美容公司來電常當他是女士,「又叫我小姐!」他每次都壓低聲線回答「其實我係先生!」多年來他打籃球,卻無助增高。


今年初希仔自費接受生長激素注射,半年內長高8吋,不過希仔母親早逝,他們3姊弟由父親獨力照顧,一家靠綜援生活,無力繳付每針6,000元藥費。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希仔可能患上「下丘腦錯構瘤」(hypothalamus hamartoma),該病是丘腦出現細胞增生形成腫瘤壓着腦下垂體,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該病極罕見,全港每年僅數宗新增個案,但可透過注射生長激素刺激骨骼及肌肉生長,同時可注射男性荷爾蒙,讓病者生鬚,變聲,重返青春期。










參考資料: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6/19856668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3/2016

傷口持續「幻痛」需服止痛藥

陳慶強經歷截肢大手術切去左小腿及右腳掌,現時他雙腳戴上義肢重新站起來,努力學習步行,但他指截肢傷口持續出現「幻痛」(Phantom pain),需繼續服止痛藥。
僅10%截肢者出現症狀

骨科專科醫生李偉強指,因意外截除左小腿及右腳掌屬大型手術,病者的截肢傷口可能在手術後一年內仍出現痛楚,而學行期間傷口皮膚嫩肉可能與義肢膠墊磨擦受損,而數月後待傷口皮膚應會長厚,屆時傷口因磨擦引致受傷機會可能減少,但他補充由於傷口可能已收縮及皮膚變厚,導致與原本義肢軟墊不脗合,需要重新調校,以免傷口再受磨損。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幻肢」(Phantom limb)及幻痛是截肢者經常出現的症狀,外國研究指截肢者中有10%出現幻痛幻肢。他指,人體神經系統由腦部開展遊走全身及手腳傳遞訊息,當肢體被截除,神經系統可能未適應而出現幻肢,以為肢體仍在,同樣手術後神經線可能仍以為被截除肢體存在,繼續傳送訊息而感到疼痛。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10/19565209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2/2016

腦癱嬰智力發展或較慢

【本報訊】昨日遭遺棄於西貢燒烤場的女嬰,身懷一封利是,裡面是一張寫有簡體字「5月腦癱」的字條,警方將女嬰送往將軍澳醫院,由院方作詳細檢查。有腦科醫生指,腦癱是指嬰兒在出生時遇到腦缺氧情況,幼嬰可能因腦缺氧致腦細胞壞死,導致手腳不協調或智力發展遲緩。


出生過程腦缺氧引致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腦癱(Cerebral palsy)又稱腦麻痹,一般是指幼嬰在出生過程中出現腦缺氧,原因可能是母親分娩期間因高血壓引致難產;或胎兒因臍帶下垂及繞頸導致臍帶供血中斷令嬰兒窒息;嬰兒體型過大或體重太輕或早產兒等因素,都可能引致嬰兒缺氧窒息出現腦細胞缺氧,甚至壞死。


藍指出,腦癱嬰兒發育較同齡嬰兒緩慢,以5個月大幼嬰為例,同齡嬰兒可能可做出翻身、抬頭、甚至坐直身動作,但腦癱嬰卻可能全身無力,透過腦掃描可發現腦癱嬰的腦部萎縮,較同齡嬰兒細小。


藍補充,出生至5歲是兒童腦部發育期,腦癱嬰亦可透過後天訓練改善手腳協調能力,但個別嚴重腦癱病者會出現手腳癱瘓。


現時本港每千名新生嬰兒中約有1至1.5名患上腦癱,剛退役的著名傷殘運動員蘇樺偉亦是腦癱患者,現年35歲的他天生患痙攣及弱聽,但透過後天訓練和自身努力,他於1996至2012年先後代表香港出席5屆傷殘奧運會,至今仍是男子100米及200米傷殘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被稱為「神奇小子」。








參考資料: 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6/19856753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06/2016

身懷腦癱字條 女嬰遭棄燒烤場 簡體字寫成 警尋家人

西貢揭發棄嬰案,一名僅4個月大女嬰昨被發現遭遺棄在早禾坑燒烤場地上,身懷寫上簡體字「5月脑瘫(腦癱)」的字條,由救護車送院檢驗;警方將案交由黃大仙警區重案組跟進,正設法尋找女嬰家人。


4個月大遭遺棄女嬰中國籍,約4個月大,身高約71厘米,重約8公斤,圓面形,黃皮膚,蓄短黑髮,被發現時身穿淺粉紅色小背心、印有阿拉伯數字的黑色長褲及穿襪子,掛上口水巾,由一條淺藍色毛巾包裹;女嬰送院檢驗,無表面傷痕,正在將軍澳醫院留院觀察,是否患腦癱需進一步檢查確定。

男子報案匆匆掛線


現場為西貢大網仔路早禾坑村一燒烤場,共設有8組燒烤爐及桌子,因位置偏僻,平日人迹罕至。消息稱,昨午約2時,一名男子致電警方報案稱在上址燒烤場發現一名嬰兒後,隨即匆匆掛線。警方派員前往調查期間,一名姓林滅蟲公司男職員駕車經過燒烤場時,因「人有三急」停車往廁所,事後步出廁所時聽到陣陣嬰兒哭嚎聲,經搜尋在靠近草叢一燒烤爐旁桌子地下發現一名嬰兒,隨即報警及將嬰兒抱上桌面擺放,未幾警員即扺達,初步調查在嬰兒身上發現一封利市,內有字條以簡體字寫上「5月脑瘫(腦癱)」,嬰兒由女警抱同乘救護車送院檢驗。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派出多名警員在燒烤場一帶搜索,其間召來警犬協助蒐證,但未有進一步發現。警方呼籲任何司機曾於昨午約2時接載一名手抱女嬰的成人到上址燒烤場,或有目擊事發經過的居民,可致電黃大仙重案組第一隊電話6277 4717或3661 0917聯絡,或盡快與任何一間警署聯絡。





腦癱手腳不協調 智力低

中大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以「悲劇」形容事件,指嬰兒出世時或出世後首一年,亦會有可能患上腦癱,醫生可從嬰兒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協調及社交發展觀察;若5個月大嬰兒無法如正常嬰兒般移動頸部或自行坐下,就可能大肌肉出現問題,需要進行其他診斷。


做物理治療 可如常人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患上腦癱成因眾多,例如出生過程中缺氧或患腦膜炎等,導致腦部受損,部分患者會痙攣、手腳不協調,甚至智力較常人低;但只要專業團隊協助,患者可做物理治療,長大後亦可與常人無異,呼籲家長切勿過快斷定患者能力。













參考資料: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1206/s00002/1480961586661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05/2016

骨骼未成熟前補充 患者身高可回復正常

長不大的希仔8歲時因出現「大細眼」視力模糊,才揭發腦下垂體遭腫瘤壓着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現時18歲的身心活在13歲的軀體內。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醫學界發現大多數影響腦下垂體的病變,極可能是「下丘腦錯構瘤」(hypothalamus hamartoma),他解釋這是因為主管腦下垂體的丘腦出現細胞增生,「細胞生亂咗,係先天性問題」由於腫瘤壓着腦下垂體,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他指,這種病症十分罕有,全港每年僅數宗新增個案。


藍明權續稱,這個病症會令病者的青春期起變化,如沒做手術清除增生的細胞,反而會令青春期提早,「快長高,亦都快定形;做咗手術,令佢唔會咁快進入青春期,骨骼冇咁快定形,否則8歲就好似12、13歲咁,快定形,反而唔會高。」他補充,該病病者會出現頭痛、視力受損,發育期與同齡兒童的身高差距很大等病徵。

他解釋,生長激素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分泌物,除有助長高,還幫助肌肉和骨骼生長。該病患者因腦下垂的分泌出問題,導致欠缺某種生長激素,致病者不會長高,甚至未有進入青春期。醫生需觀察病人的骨骼年齡,儘量在骨骼未完全成熟前,補充所欠缺的生長激素以及荷爾蒙,讓病者的身高及發育可以回復正常情況。

他續稱,注射生長激素有助骨骼及肌肉發展,至於男性病者,醫生會替他們注射男性荷爾蒙,讓男性病者「可以有返男性體質,如生鬚,變聲,甚至有番生育能力。」可以重返青春期,再次發育成長。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指出,18歲青年只有160厘米高,屬低於標準,因為按男生的生長曲線表,身高140厘米相當於11歲男孩的高度中位數;而160厘米亦只相當於14歲男孩的高度中位數。









參考資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1205/56003514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