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15

婦食3大閘蟹 須長服膽固醇藥



大閘蟹季節碰上中秋國慶長假,肥蟹與蟹宴熱銷,但應適可而止。有中年女士一次過吃兩、三只大閘蟹,致膽固醇指數突飈高,結果美味過後要付出代價,需長期服食降膽固醇藥物,也有人貪吃大閘蟹而致中風。

有醫生指,長期進食高膽固醇食品可致慢性血管疾病,秋涼轉季更可增中風風險。


今年豐收 節後價回落1成
今年江蘇太湖和陽澄湖大閘蟹大豐收,「老三陽」董事長祁廣楠指,今年大閘蟹價格,細蟹和大蟹分別最多便宜兩成和一成,五両半至7両的中大蟹,每斤約400元。
臨近中秋,內地因送禮而搶貴價格,但中秋過後價格將回落一成,他預計今年整體銷情將較去年增兩成。

另外,有海鮮酒家已推出大閘蟹宴,每位除了蟹粉菜式,還包食「兩王一後」3只大閘蟹,負責人指近日訂位相當爆滿。

雖然美食當前,卻要小心身體。心髒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表示,近年一名40多歲女士,本身有家族性膽固醇過高和心髒病問題,她卻忍不住貪吃大閘蟹,還一次過吃了兩至三只大蟹,致膽固醇指數突然飈升。


連吃6天 中年人急性中風
李麗芬指,該女病人本身也有高血壓、膽固醇指數已達6(正常應為5.2),本來不用服藥治療,可靠飲食控制,但吃完蟹後指數急升至7,結果往後都要長期吃降膽固醇的藥物控制。
「除非做到指數降到正常人一樣,但好難,加上她又有家族史,所以多數要長期食藥。」李麗芬說。

另外,有中年人到訪蘇州,連吃6日大閘蟹而出現急性中風,要急送回港求醫。
食過量致慢性血管病

腦神經專科醫生藍明權指,中風個案多發生在天氣轉變時,尤其由熱轉冷為病發高危期,因氣溫轉變致血壓驟升和血管收窄,加上不少人會在這時期進食補品,因多是膽固醇過高的食物,亦易引致慢性中風。

藍明權續表示:「食物很少致急性中風,多是慢慢累積引致。」
根據世衞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取膽固醇的上限為300毫克,一只重約6両的大閘蟹,可食用的約100克蟹肉和蟹膏,膽固醇含量達267克,接近每日可攝取上限,故健康人士每次只宜吃一至兩只,而長期病患者包括心髒病患者及患有高膽固醇人士更不宜進食。


心髒病高膽固醇者 忌進食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丁浩恩建議,健康人士每天只可吃一至兩只大閘蟹,有血管疾病的長期病患者進食就不要吃膏,但蟹肉也含豐富脂肪和蛋白質,加上節日多聚餐,提醒每餐都不要進食過量,「不要常說只是一餐半餐,一個星期加上來便會好多餐!」




資料來源:  http://www.hket.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22/2015

腦膜炎 - 腦膜炎治療



成因
腦膜受到感染而發炎

發病年齡
主要是幼兒或小童,或其他易受感染之成年人,如有免疫系統疾病等


病徵


  • 頭痛
  • 頸痛或頸僵硬
  • 發燒
  • 眼睛對光線敏感
  • 皮膚出紅疹、斑點
  • 神智不清


治療
1.需立刻入院治理
2.診斷
  a)病狀如頸僵硬等
  b)抽脊液檢查
  c)電腦素描
3.藥物
  a)需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抗生素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9/15/2015

中風高危期

 


近來天氣忽冷忽熱, 有神經科專家警告,氣溫由暖急劇轉冷,慢性病患者難以適應,血壓容易颯高,每年十一月及一至二月,均是中風高峰期。中風除了半身乏力及口齒不清等典型徵狀 外,頸痛及視力短暫模糊亦是危險徵兆。曾有四十歲男教師突然頸痛及半身麻痺,入院檢驗方知頸動脈及腦血管栓塞,至今中風一個多月,仍未回復左手功能,需緊 密康復治療才有望重拾教鞭。


中年應定期檢查心腦血管
仁安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指,全港每年有二萬六千多人中風,每年十一月天氣轉冷,及一至二月氣溫驟降,均是中風高危期,「天氣由暖變凍,血壓會突然颯高,特別多中風爆血管個案。」


頸痛也是中風徵狀, 一名四十歲男教師月前突然頸痛,及後左邊身麻痺及口齒不清,入院檢查發現右腦缺血性中風,右側頸動脈有血塊阻塞,要持續半年服抗凝血藥及做物理治療。左腳 雖已活動正常,可以走路,但左手活動能力較差,無力拿水杯,也暫不能打字,預料有一半機會完全康復。患者沒有定期身體檢查,中風後才發現有高血壓、高膽固 醇及糖尿病,這均是中風高危因素,建議中年人士應定期做心腦血管及頸動脈檢查。


此外,心房顫動病人有百分之七至一成機會併發中風。五十歲的陳先生健康一直良好,但近半年持續心跳不規則,至出現右邊身乏力才求診,入院後檢驗方發現左腦輕微血管栓塞。原來他病發前三個月其視力已短暫模糊,突然眼前一黑,一分鐘才回復正常。






資料來源: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