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013

憂鬱症




憂鬱症是一種低潮情緒揮之不散的心理疾病。人的一生中或少都會碰到挫折與壓力,情感因素、家庭因素、經濟因素、工作困擾等壓力事件,都可能造成情情緒無法有效抒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憂鬱情緒。多數人在情緒低落一段時間後可以再度開朗起來,但是少數人卻因為遺傳或個性因素,加上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使負面情緒延伸成為一種病態心理狀態,因此產生無法脫離的低落情緒。

憂鬱症的症狀
憂鬱症症狀是多樣化的,隨著憂鬱症輕重程度、病程與年齡等因素而不同。常見的憂鬱症症狀如下:

生理症狀
胃口變差、食慾減退或增加、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失眠、嗜睡、極度疲勞、缺乏能量、反應激動或遲緩、性慾降低、頭痛、頭昏、眼睛疲勞、眼角酸痛、口渴、頸部酸痛、胸悶、呼叫不暢、胸痛、腹脹、頻尿、身體酸痛、盜汗、便秘等。

心理症狀
憂鬱、心情沮喪、無助、易傷感流淚、激動易怒、害怕、恐懼、寂寞、無聊、冷淡、滿足感減少、意興闌珊、失去幽默感、悲觀、感到罪惡感或無價值感、容易感到挫折、社交退縮、健忘、思考與注意力減退、決斷力變差、猶豫不決、意志喪失、工作效率差、出現自殺意念及行為、胸部沈重、苦悶、強迫回想往事等。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21/2013

腦瘤




簡介

腦瘤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原發性腦腫瘤、轉移性腦腫瘤及肉芽腫瘤。腦瘤可能由腦組織、腦膜或其他顱內組織產生。



病徵

生有腦瘤的徵狀多為頭痛,早上起床時頭痛最為厲害。末期的患者頭痛會持續一整天。而且患者還會有嘔心或視力模糊減退的跡象。嚴重者可能因為腦瘤的生長,而造成意識障礙,更可能因為腦內出血而演變成昏迷。

腫瘤會壓在旁邊的神經,導致痙攣或癲癇的現象。因應腦瘤生長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徵狀。若腦瘤頭側的話,會引起語言或記憶問題。假若壓倒聽覺神經,會影響聽力,有耳鳴等情況發生。若腦瘤生長在腦下腺,則可引起內分泌失調。而腦瘤壓在運動神經,會造成手腳麻痺無力。腦瘤可能會壓著局部神經,造成走步履不穩,說話困難,甚至性格變化。
生長腦腫就代表著腦中受著壓力,隨著腦瘤的長大,壓力的增加,腦幹會受到壞影響,有可能危害性命。



成因

長出腦瘤的原因暫時未明。可能因為遺傳,環境因素,外傷,化學或物理變化而引起。



治療方法

患上腦瘤,主要進行手術切除腦瘤。假若不能完全切除腫瘤,可以作減壓切除手術,並且輔以放射治療。假若是危險性較高的腦瘤,可以直線加速器之X光刀或伽瑪刀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

如果不能完全切除惡性腫瘤,可以將放射同位素放在病灶中,這個方法比較準確,對正常的細胞傷害較小。大部份的腦瘤手術都輔以化學治療,除了某些特殊的腦瘤外。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參考資料 : http://www.union.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7/2013

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 (經神經孔腰椎融合手術)



需要永久內固定腰椎關節的情況:


  • 嚴重脊椎骨移位
  • 嚴重雙側椎間盤脫位
  • 復發性椎間盤脫位


經考慮不適合其他非固定或動態固定的方法,應該考慮使用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

















手術後治療

  • 手術平均需要3小時。
  • 手術後下一天可如常走動。
  • 平均住院約三天。
  • 輕微傷口痛會維持兩星期至兩個月。期間可正常活動。


過往接受類似手術的病人中超過九成病人的坐骨神經痛和會明顯改善,
而活動能力能夠達到同年齡人仕的程度。




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

  • 常見短期不適: 傷口肌肉痛、傷口腫脹、輕微的腳痹痛。
  • 少於百份之三出現但比較嚴重的併發症: 傷口流血、細菌感染、神經線持續發炎、腦脊液滲漏、椎骨不能融合。這種情況下,一般祇需要休息和藥物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
  • 腰椎固定後,腰部受力點有可能會轉移至骶髂骨關節造成臀部痛。通常這種痛經過適應期便會消失。如果持續,可考慮關節注射或射頻治療。
  • 未有出現過,但無法完全排除的嚴重潛在風險: 長期背痛及植入儀器移位,雙腳無力,大小便失禁。





參考資料 : http://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10/2013

椎間盤手術 - 管道式微創椎間盤切除神經線減壓手術


腰椎椎管/需要用管道式微創椎間盤切除神經線減壓手術的病症

  • 單側坐骨神經痛,痛楚於走路時或坐久時增加。
  • 磁力共振素描顯示: 
  • 腰椎神經線受脫位椎間盤壓迫。 
  • 神經線沒有在神經孔外側受壓。
  • 相對「透皮水刀手術」和「全內視鏡椎間盤手術」,「管道式微創椎間盤手術」適合較年長有骨刺之患者和脊椎盤突出時間已很久的病人。





椎間盤手術的一般步驟

  • 手術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手術時間約1小時內。
  • 麻醉後放置電位神經線監察儀器。
  • 利用X光導航經正中偏左/右側腰部傷口放置約16mm直徑管道儀器。整個手術將會在這管道內進行。
  • 利用顯微鏡及微創儀器,移除壓著神經線的組織,可能包括小量椎板、小量小面關節、黃韌帶和椎間盤脫位的部份。
  • 只切除椎間盤脫位的部份,保留腰椎承托力。
  • 最後縫合傷口





椎間盤手術後治療

  • 坐骨神經痛及背痛會消除或減至輕微的程度。
  • 手術後24小時可如常走動。
  • 平均住院約兩天。
  • 輕微傷口痛會維持數天至數星期。
  • 首雙星期用腰封減少傷口痛。
  • 由於腰椎活動能力保留,其鄰近關節退化較融合手術低。




椎間盤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

  • 常見短期的併發症: 傷口痛,傷口腫脹,腳部輕微的痹痛或刺痛。
  • 很少出現的併發症: 傷口流血、細菌感染、神經線持續發炎、腦脊液滲漏。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一般只需要藥物及休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
  • 未有出現過的潛在嚴重併發症: 腳步無力,大小便失控
  • 一般麻醉引發潛在的疾病、如心臟病或過敏反應。
  • 手術後有很少的機會,椎間盤脫位復發。復發機會視乎原有椎間盤脫位的嚴重程度。








參考資料 : www.brain-spine.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香港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4/2013

本腦炎 / 流行性乙型腦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日本腦炎病毒的宿主是豬隻或野生雀鳥,而主要病媒是三帶喙庫蚊,庫蚊在叮咬過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豬隻或野鳥後,身上就帶有該些病毒;庫蚊再叮咬人類,人類就可能被感染日本腦炎。



病徵:
日本腦炎發病的潛服期為四至十四天。病情輕微者出現無力、發燒及頭痛症狀。病情嚴重者則病發得快,並出現頭痛、高燒、頸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顫、抽搐(特別是幼童)及癱瘓等症狀。患者有可能出現腦膜炎等嚴重病癥,
死亡率可高達三成。


成因:
日本腦炎是經由庫蚊傳播,並不會人傳人,因為人類即使染病,體內的日本腦炎病毒也不會像豬隻或野鳥般多,故蚊子叮咬了患者後,再叮人的傳播風險不大。


預防方法 :
預防日本腦炎,應採取防蚊措施,避免給蚊子叮咬。準備前往此病流行地區如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度、尼泊爾及馬來西亞的人士,更應加倍注意。應避免前往郊外,或穿著長袖衣服及準備蚊怕水。


治療方法:
日本腦炎並無特定的治療方法。醫生一般對患者施以支援性治療。
此病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五至三十五,康復者可能有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是否有季節性? 


藍明權  神經外科醫生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神經外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1/02/2013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DDD) (4)




PLIF
The PLIF procedure takes a posterior (from the back)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 through an incision in the patient’s back. The surgeon must detach and move muscles attached to the vertebral, and in some cases a portion of vertebral bone called the lamina, may be removed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and access to the disc space.
-Surgical times ranges from 3 to 8 hours
-Hospital stay ranges from 3 to 5 days
-Typically a 6-inch incision
-Dissection of muscle and soft-tissue of the spine can caus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low healing process
-Risks reported in literature of vascular injury, nerve injury, incontinence, impotence, muscle and tissue scarring





TLIF
Like the PLIF procedure, TLIF begins with a posterior (from the back) incision, however the surgical angle approaches the vertebra more laterally, or diagonally toward the patient’s side. The altered approach to the spine, compared to PLIF, limits some of the operative trauma to supporting muscle and soft tissue.

To access the disc space, the surgeon may remove a portion of the lamina (a bone covering the spinal nerves) and all of the facet joint, which is a major stabilizer of the spine. The access route, though less invasive than the PLIF procedure, still involves disruption of muscle, soft tissue and nerves and it may pose a risk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complications.
-Surgical times range 2 to 4 hours
-Hospital stay ranges from 3 to 5 days
-Typically a 4-inch incision
-Risks reported in literature of vascular injury, nerve injury, incontinence, impotence, muscle and tissue scarring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orthopedic doctor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